第41章 父子(1 / 3)

2009年的時候,我結識了一個姓徐的男學生。

小徐是重慶某大學大一的學生,他是通過同學找到我的。一見麵,他就捧著4000元錢,“撲通”一聲跪在我麵前。然後我就聽到了他的故事。

小徐家住在重慶南川一個叫北固的小鎮上,父母都是農民。2006年,他考到重慶主城區上高中,高昂的學費迫使他的父親放下了農活,隨他一起來到了重慶,成了重慶“棒棒軍”的一員。

“棒棒”是重慶獨有的職業人群,山城重慶自古居於長江上遊,且因城區地勢起伏不平,一般人提著大包小包上坎就很吃力。於是,“棒棒”就應運而生了。棒棒吃飯的家夥就是一根扁擔或者粗竹棒,他們專門替那些城裏人提拿貨物,以此賺取勞力費。當大家遇到重物不想自己抬的時候,隻需要對著人群中大喊一聲“棒棒”,便會有三五成群的棒棒們圍擁過來,然後隻須挑選其中一個或幾個,問題便輕鬆解決。他們吃得簡單,穿得簡單,住得簡單,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肩膀加一根棒棒,扛起了一座城市。

小徐平時住校,隻有周末才會回去跟他父親一起住。不過由於父親住的是棚屋區,過了一段時間後,小徐也不愛去父親那裏住了,在他看來,還是學校的宿舍更舒服。

小徐參加高考的時候,他父親說希望他能夠在學校好好溫習,為了不打擾孩子,他父親決定暫時先回南川老家,一方麵給家裏幫幫忙,另一方麵也讓孩子能有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聽說了這些,我一麵為這個父親的奉獻而感動,一麵又替孩子的升學壓力歎息。

小徐接著告訴我,考試頭一天,他實在是有點緊張,就偷偷給父親打了個電話,電話是接通了,但是一片安靜,什麼聲音都聽不到。他猜想也許是父親不希望給他製造什麼壓力,他也就沒在意,他其實在乎的並不是父親的幾句鼓勵和安慰,而是需要知道無論什麼時候,父親都一直守候在他身邊就夠了。

小徐的考試很成功,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慶的重點大學。考試完了以後,小徐並沒有先打電話給家裏人報喜,而是約上同學,三三兩兩地在重慶玩了幾天,才收拾行李,回了北固。可是在踏進家門的那一刻,堂屋桌上父親的遺像讓他愣在了當地。

這時候母親才哭著告訴了他經過,原來在小徐考試前大概半個月,父親就給家裏打了電話,說要回家一趟,一來幫家裏做點農活,二來給孩子一個清靜。他回來的時候正值酷暑,他頂著大太陽在地裏忙了好些天,然而有一天,他在地裏勞動時,竟然突發心髒上的疾病,驟然猝死。父親有心髒上的毛病小徐一直都是知道的,所以他從來不會去惹父親生氣,在外人看來,他們一家非常和睦。

家裏突然發生這麼大的變故,母親原本應該告訴兒子,讓他回家奔喪的,可是母親也考慮到兒子寒窗苦讀非常不易,硬生生把這件事瞞了下來。考試結束以後,母親覺得也應該讓孩子玩一陣減減壓,所以也沒急著打電話叫孩子回家。

因為農村沒有火葬的條件,北固還是保留了土葬的習俗,母親深愛著父親,在父親下葬的時候,她特地把手機放在了父親的衣兜裏。因為父親去世前還在跟她說,晚上準備給孩子發個短信,鼓勵鼓勵孩子。母親知道電話是他跟孩子聯絡的唯一渠道,所以就拿那個手機做了陪葬。小徐還算是個孝子,在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盡管心裏責怪母親,但還是理解了她的苦心。於是他穿上孝服,在父親的墳前,跪了一天一夜,向父親道歉,向父親道別。

但是事後,他問父親是什麼時候下葬的,得知父親是3點下葬的時候,他去翻了下手機通話記錄,發現他給父親打電話被接通的那一刻,剛好是父親下葬的時候。既然父親的手機是隨著棺材一起下葬的,那會是誰接通的呢?他突然之間感到很害怕,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太多,多到他覺得自己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下。

開學後小徐去了學校,但是這件事始終在他心裏解都解不開,他曾設想過無數種可能性,卻一次次自我推翻了。他總感覺當時就是父親接的電話,而且父親似乎有些什麼話想要跟他說。這種猜想讓他飽受折磨,直到有天,他從同學嘴裏知道我曾幫那個同學的母親消過災,他就動心來找我了。

他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哭著說:“大哥,我隻有4000元錢,求求你幫我。”我覺得他是把自己的猜測和錯覺當成了事實,本來不想理,因為人死了以後,若非有不得不辦的理由,我不讚成再打擾亡靈,因為無謂的打擾,是絕對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