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選手每輪成績由四位評委成績平均分為最終成績。
3.比賽時間為一個小時
4.食材自選,特需另供。
下麵公布四位評委。
女主持人熱情洋溢介紹起來:
“第一位是舌尖上的中國總策劃師,美食家,吳老師。經她手創作的高收視率節目有《舌尖上的中國》、《中華好美食》、《耐吃地方菜》等等,他對中華菜肴有較深研究。”
一個戴著眼鏡中年胖男子站起來,矜持點點頭,再次坐下。
“第二位是韓國美食家faker,他曾經靠著一手韓國泡菜功夫,殺入環太平洋美食爭霸賽前三甲,對中國美食也有很深的了解和認識。”下麵隨之響起一陣熱烈掌聲。
“謝謝。”faker是個年輕小夥,拘謹和觀眾道謝。
“第三位是英國大廚查德,他對歐洲菜了如指掌,即使今天參加美食爭霸賽選手做出歐式菜,也難不倒我們評委。”聽見主持人的介紹,留著山羊胡的精瘦男子查德站起,朝觀眾興奮揮揮手。
“最後一位是國廚級大師張紹中,張老師,國際禦廚協會會員,他負責的國宴招待過無數外賓,且得到很多貴賓一致好評,無論是滿漢全席還是唐宋禦宴都有很深造詣。”
主持人介紹完這些,四個評委一起站起,向在場廚師及群眾致謝,三個股東悄悄離場了,剩下的就是按計劃程序走,這麼熱天,在室外多難受。
徐青波直播間觀眾聽見介紹完,議論紛紛道:
“我艸,中國人進行美食爭霸賽,找幾個外國佬來這作甚,他們就喜歡啃牛排、吃麵包、喝咖啡,這個他們真的是外行。”
“你們看韓國那棒子,那麼年輕,也就初中畢業吧,感覺像路邊請來的演員,50一位,上次學校開家長會我就找了位。”
“那張紹中還國廚呢,怎麼看都像軍炮,感覺這次評委水分太多。”
“我不管,反正第一就是主播的!”
……
就在大家以為比賽將要開始時候,主持又介紹起一位廚師,出場時候還配背景音樂,一路小跑從裏麵出來,像明星似得朝外麵人揮手。
“這位廚師是澳大利亞知名廚師霍頓,雖然今年才三十歲,但獲得成就卻是無人能比的,2010年獲得北美最強廚師稱號,2012年斬獲歐洲至尊廚師桂冠,2014年取得澳大利亞最佳國廚獎杯,2015年受到非洲酋長熱情接待,並給予免通行證自由行,現在看他就差一個亞洲食神名頭了。”
主持人說完,下麵群眾一片噓聲,外國人奪冠主持人這麼高興,她到底站那一邊。
那澳大利亞廚子見下麵反應劇烈,很是得意,手裏拿著他國國旗,用力揮舞,說道:“亞洲食神是我,我就是亞洲食神!”
現在直播間裏的彈幕,徐青波已經不忍看,全都是罵那個****霍頓。
“操1他媽,這霍什麼頓,敢在我們地盤上這樣猖狂,這是欺我中華無人嗎?”
“前麵拿刀的兄弟讓讓,我手裏的機槍挺沉的。”
“這次如果輸給這霍幾把頓,我找口井自殺去。”
“主播,幫我們一件事,讓著霍頓哭著回澳大利亞!若辦成,一生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