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過勞死”的皇太極(1 / 3)

第二十章“過勞死”的皇太極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九日,太陽緩緩落下,黑夜降臨了,忙碌了一整天的皇太極回到清寧宮東暖閣,坐在南炕上休息。今天,皇太極向土默特部的甲喇章京等人賜給銀兩,與皇後一起召見遠嫁察哈爾、科爾沁蒙古的女兒固倫公主等人,還從第五次南侵獲得的戰利品中選取最好的綢緞和財物,賞給固倫公主和各位福晉。當皇帝十八年來每天睡眠時間也不會超過六個小時,長期的超負荷工作讓皇太極的每一根寒毛都是戰栗的,他太累了,也該歇歇了,他在南炕上坐著,慢慢閉上了眼睛。突然間,頭上的青筋一陣抽搐,皇太極瞬間感到頭痛欲裂……

時間到了八月九日晚九點到十一點之間,皇太極“端坐而崩”。

此前皇太極的身體早已報警,身體過於肥胖的他穿上鎧甲騎在馬上,讓胯下的千裏龍駒都隻能每天行五十裏,過於肥胖的身軀讓他的心髒負擔極大,現代醫學數據統計,肥胖者心髒病發病率為普通人2.4倍。1641年鬆錦大戰時皇太極每天都在流鼻血。1642年九月,皇太極最心愛的妻子博爾濟吉特氏(日後孝莊的姐姐)去世,皇太極大慟,不吃不喝,突然昏迷,說話語無倫次。十二月皇太極出去打獵時“聖躬違和”,還沒打獵就回來了。1643年正月初一,皇太極因“聖躬違和”而沒有參加新年朝賀典禮。三月,皇太極“聖躬違和”,大赦天下(實際隻是東北)。四月,皇太極“聖躬違和”,患“風眩”。

長期的積勞成疾,加之過於肥胖,最終將皇太極送上了黃泉路。由於皇太極暴卒,壓根兒沒有指定接班人,於是大清皇位的交接問題頓時劍拔弩張。

此時最有實力問鼎龍椅的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多爾袞有同父同母的弟弟多鐸和阿濟格的支持,掌握著正白旗和鑲白旗,豪格掌握著皇太極此前親掌的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此外,代善和他的兒子嶽托統領正紅旗和鑲紅旗,濟爾哈朗統領鑲藍旗。

八月十四日,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肅親王豪格等人齊聚崇政殿,共同商討繼承皇位的人選。

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一進來就感覺不對,殿內外都是豪格的正黃旗、鑲黃旗的士兵,一個個虎視眈眈,手握劍柄,隨時準備動手。此時,如果多爾袞稍有不慎,兩黃旗士兵就會拔刀將自己亂劍砍死。於是多爾袞進入崇政殿後一言不發,處於沉默狀態。

此時多爾袞的弟弟多鐸坐不住了,他見多爾袞沒有膽量站出來說當皇帝的意圖,自己便起身大吼:“多爾袞,如果你不願意當皇帝,那就我來當,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裏!”

多爾袞很巧妙地否決了多鐸:“太祖遺詔裏提到的除了你外還有豪格。”言外之意是太祖遺詔上的名字不能作為太宗死後繼承人的依據,一句話一石二鳥,同時否定了多鐸和豪格。

多鐸於是提出讓代善來繼位。代善論年紀最年長,論實力他和兒子嶽托擁有正紅旗和鑲紅旗,然而代善已經六十歲了,他的雄心壯誌已經在漫長的政治鬥爭中消磨殆盡,再也沒有騰空而起的勇氣了。而且代善性格本身更多的是明哲保身而不是積極進取,他知道自己不該有非分之想,在大清國的凶險萬端的政治棋盤裏,他是難以坐到帥位的,把一個不適宜的人放在高位上,最終隻能禍及自身。代善沉默了半晌,最終表態:“睿親王若當皇帝,是我國之福,否則,當立皇子,我老矣,難當大任。”代善一下子把最有實力的豪格和多爾袞都照顧到了,不可謂不老奸巨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