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篇 楔子·關於青春(1 / 1)

關於青春,他們說:“這是一場盛宴。”嗯,我的青春是一場平凡普通的盛宴,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小時代》、《三重門》。

席慕蓉寫過一首詩——《青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輕的你隻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麵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 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

對啊,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當你驀然回首,卻發現青春已經不在了,倉促得連它的尾巴都沒法兒抓住。人們老說青春常駐,到底青春會不會常駐,我們心裏早已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青春短暫而又倉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們的青春不像大自然,今年冬天一片枯枝殘葉,明年春天滿地生機盎然。一輩子隻有一次青春,但是我們總是無法真正體會,當我們成熟懂事了,才發現,哦,原來那是我的青春。

可笑的是,當你眼角已有皺紋,皮膚不再光滑飽滿,你還是要說:”我的心態年輕就是青春。”原諒我覺得很諷刺,人總是這樣,失去了之後總愛找借口安慰自己。

我不是青春的緬懷者,我也不是青春的悼念者,我隻是青春的記錄者,記錄下那些屬於我的青春。

接下來寫的《逗三年》是以我的高中三年生活發生的事情為大綱寫的,取材自真實生活,但一個作品過於真實就不是作品了,那就是生活記錄了,所以你們懂得,不要過於當真。作品會分為總篇和個人篇,我在糾結是先放總篇先還是個人篇,最後決定還是先放總篇,個人篇會按人物出場順序放出。

先寫總篇是因為考慮到事故的完整性,而且記憶這種東西還是趁早回想的好,尤其是像我這種記性十分不好的人。

楔子

結束了三年初中生活,告別了酸酸的青澀,迎來了解放前的最後三年——至少當時是這樣天真的認為的。踏入高中的我們就好像一個褪去了青色的蘋果,逐漸變紅,變得香氣四溢。在這三年,我們經曆許多,有歡聲笑語、有失落淚水,嚐遍酸甜苦辣。青春帶給我們的疼痛讓我們塑造出了一個更加具有鮮明性格的自己,擁有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標簽。且人們都說高中出摯友,在高中你會擁有一班與你一起奮鬥的朋友——據說他們的三觀很正常、說話也很有當代中國青年的風範,據說那是據說。那樣的朋友都是別人家的,我的高中出的不是摯友而是損友,一群損友,一群三觀不正的損友。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像白開水一樣平凡但卻不像白開水一樣平淡,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杯獨一無二的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