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套的誤區
股民一旦被套,肯定會千方百計地尋求解套辦法,可是由於他們在解套操作中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到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解套不成,反而越套越深。
股民在解套的操作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誤區。
1.被套不怕,不賣就不賠
我國的投資政策是禁止賣空的,也就是建倉行為不像期貨一樣有建多倉或者建空倉之分,隻要介入股票市場,就是買入做多,清倉即是全部賣出,盈虧在先買後賣中得到結果。於是很多股民認為:我買了之後不賣,不就看不到虧損的結果了嗎?其實這是“鴕鳥政策”:據說當鴕鳥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就會把頭埋進沙子裏,以為這樣就沒有危險了。股民在套牢時采取的做法不是和鴕鳥的做法類似嗎?
其實,隻要買入操作完成,投資者的成本就已經確定了,這個確定的成本相對市場現價,盈虧時刻都是體現在賬麵上的,這就是浮動盈虧。
有些股民之所以采取“鴕鳥政策”,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認為浮動虧損並不是真正的虧損,隻要不賣(不兌現)就“不賠”。這樣的理解完全是自欺欺人,盈虧的現實並不因為沒有完成先買後賣的完整過程而消失,浮動虧損其實就是實際虧損,它是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也並不是因為沒有兌現而變成幻覺。
2.攤平法操作可降低成本
上文已經分析過了,一旦買進,成本就不變了。同樣的例子,當股民以8元買進某隻股票的時候,在7元再買進同樣數量,在6元再買進同樣數量。這時形成的平均買進價為7元,當股價回升到7.8元的時候,就形成贏利0.8元的情況。而這就是典型的攤平法操作。表麵上看,由於平均成本低於第一次買進價,似乎成本下降了,而且還由此獲利。
其實,如果把三次買進拆成三個獨立過程,則為:第一次8元買進,7.8元賣出,虧O.2元;第二次7元買進,7.8元賣出,贏利0.8元;第三次6元買進,7.8元賣出,贏利1.8元。由此可見,第一次買進造成的虧損並沒有因為後麵的買進而贏利明顯減少,而且成本沒有絲毫的改變。換句話說,後兩次完全可以去買其他漲得好的股票,再用後來的贏利去補貼前麵的虧損,效果也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攤平法操作隻是以盈補虧,更何況在一隻股上如此加碼還有“雞蛋放在一隻籃子裏”的危險,弄不好會越加越重,越陷越深。
3.根本沒有止損概念
有的人雖然進入了股市,但是卻沒有止損的概念,豈不知會止損才不會被套死,才有翻本的機會。
破位就要止損,這其實是股市中的一條紀律。一個沒有紀律的軍隊是無法打勝仗的。這時的止損是不惜代價的,這也是我們吃虧上當的代價!
如果投資者承認自己弱小,必須學會逃避,而這就是股市當中的泥鰍法則,更是大自然的生存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