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丞已經對由華佗引發的狀況有了警惕,可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殷丞的想象。那些跟在殷丞身後的難民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麻煩,讓殷丞頭痛萬分的是另外一群人,一群父母雙亡的孤兒。
在長沙地界,有不少因災荒、戰亂、疾病等原因留下的孤兒,這些人或七八歲、或十來歲,都還處於沒能力謀生的年齡。他們平時一般都是靠乞討、揀食垃圾甚至偷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為了能讓自己有最大可能性的活下去,他們經常會聚集成一個小團隊,這些團隊多的十幾個人,少的三四個人。
這些孤兒群的生活如此衣食無靠,生病自然也是難免的,一旦當代‘雷鋒’華佗同誌遇上這些生病的孤兒,必然會替他們治上一治。這些在困境下生存的孤兒各個都精明無比,既然遇上了華佗這樣的‘善人’,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從此後也都成了殷丞他們的小尾巴。他們和跟在殷丞身後的那些難民又不同,他們是直接就加入到了殷丞等人的中間,成了他們的一份子。對這些年幼的孩童,殷丞是打又不能打,罵又不能罵,趕也趕不走。才過了三四天,‘洪穀――雲南旅行團’就多了五十幾個小團員,除了幾個特別頑劣的少年被殷丞強行驅逐外,絕大多數加入他們的人都被留了下來。
殷丞一閃念間起的善心很快就讓他自食其果,別看這些人的年齡小,可他們的食量都大得驚人,隻要是能夠吃的東西,一旦到了他們手裏,一轉眼就被塞進肚子。被這些天吃星一搞,殷丞等人的補給立馬緊張起來。殷丞以前曾經問過鍾伯,知道以他們目前擁有的財力,支持一百多口人的用度是綽綽有餘的,所以之前他們的食物供應並沒有刻意進行控製。不過現在殷丞開始為錢財擔心了,鍾伯也不止一次地暗示殷丞該注意一下消耗的速度了。
殷丞和李重等人商量之後決定按人頭進行定量供應食物,而鍾伯在沿途采買的時候也盡量購買那些可以耐饑的食物,那些比較精致的食物從此消失在大家的菜單裏了。做完這些安排後,殷丞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了,沒想到更大的‘災難’又降臨了。
原本安安靜靜跟在殷丞身後的那些難民終於開始給殷丞找麻煩了,而這些麻煩又是那些孤兒引起的。愛玩愛鬧是小孩子的天性,那些孤兒在解決基本溫飽問題之後,他們的天性也不可遏止的顯露出來。
在跟隨殷丞他們行進的過程中,這些孤兒注意到了跟在後麵的那些難民,有些膽大的開始偷偷和他們接觸。那些難民用也有不少小孩,小孩和小孩之間是很容易交朋友的,這一來二去彼此就混熟了。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這種局麵,殷丞等人在前麵走,那幾波難民就跟在他們身後,而那些孤兒時常穿梭往來於他們之間。
那些孤兒到其他難民群去隻是找那些小孩玩,殷丞當然並沒有阻止他們,隻要不影響自己的行程,殷丞是懶得管這些屁事的。一開始隻是孤兒們去找其他小孩玩,隨後那些小孩也會來殷丞這裏找這些孤兒玩,這下事情就嚴重了。殷丞他們的條件要比另外那些難民好很多,起碼他們還能保證大家的基本食物供應,其他那些難民可就做不到這點了,故此那些小孩也常常餓著肚子。
當殷丞那群人到飯點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其他難民的小孩‘正好’還留在他們這裏,殷丞等人的豐富食物讓那些小孩羨慕不已。雖然這些小孩並沒有向他們討要食物,可他們卻會蹲在那裏,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別人吃,與此同時還會不停地舔嘴唇、咽口水。洪穀村那些人被這下小孩折磨地快得厭食症了,特別是殷丞,在之後的幾年裏,他隻要看到有人舔嘴唇,當天晚上肯定做惡夢。
漸漸地有些婦女省下點自己的口糧分給那些小孩,原本以為這些小孩數量不多,稍微剩點下來就能打發他們了,可想不到這些小孩似乎比孤兒們更能吃,有再多也不夠。董想悄悄問過孤兒們之後才知道原因,並不是他們吃得多,而是因為他們孝順。他們在得到食物之後並沒有全部自己吃掉,而是想到他們的父母、親人還沒有東西吃,又偷偷地把這些食物留下了一部分帶回去分給他們的親人了。
在殷丞知道原因之時,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小孩都是好孩子,是值得表揚的。可他實在沒辦法表揚那些小孩,原因很簡單,這次鍾伯不再含蓄了,很直接了當地告訴殷丞,再這樣下去他們肯定堅持不到蜀中了。
後悔嗎?是的,很後悔,隻要一看到華佗殷丞就會後悔。你說,沒事拐這麼個老頭回來幹嘛!當初殷丞誘拐華佗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過為什麼要拐他,他隻是覺得能把華佗這樣的奇人搜羅在自己的身邊,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至於華佗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殷丞根本沒往那方麵想。
事到如今,殷丞開始思索華佗究竟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了,自己代價已經付出,說什麼都要在華佗身上撈回點本錢,不是嗎?細想之後殷丞萬分鬱悶地發現,有沒有華佗對自己還真沒太大區別。華佗的醫術雖然精湛,但受時代的限製,殷丞並不覺得他的能力會超過二十世紀那些有數十年臨床經驗的老教授,可以斷定,華佗並不如傳說中的那麼神乎其神。常言道,藥醫不死人,華佗不是神仙,還是有很多疾病不在他能夠掌握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華佗和尋常郎中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常常能夠體現出來的,很多華佗能治的病,別人也能治,別人治不了的病,華佗確實能解決一部分,可更多的病是他也無能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