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費仁流全心全意地照顧,父母的病依舊越來越重,看病吃藥皆不管用。不僅如此,父母還染上唉聲歎氣的壞毛病,總是嘮叨:“這個不死不活的鬼樣子,活著也沒什麼勁,白白耽誤流兒的前程,不如死了算了。”
費仁流每次聽到,心裏都很難過,父母無時不刻想著自己,而自己卻視若不見,一心一意想走自己的路。如果一切能夠重來就好了,少一點我行我素,多一點顧及父母的感受,其實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完滿結局。
半年後,父親徹底不行了,臨死前拉著費仁流的手,留下最後的遺言:“你是很聰明,但也不是萬能的。這世界有很多事是你做不到的,為什麼非要冒險去做?一個人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就。”
“孩兒知道了。”
“那麼答應我,以後不得再去修仙學府修仙。”
“……”
“答應我,不然我死不瞑目。”
“父親,我答應你。”
母親本來身體就不好,現在父親一去,更是身心疲憊,沒隔多久也過世了。整個家變得空蕩蕩的,隻剩下費仁流孤單一人。從此,找不到根,找不到可以陪伴自己的人,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令人深深感受到人生的虛無。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靠回憶來支撐自己。
這樣下去真的不行,必須要找到能夠寄托自己的事情,就好像甘瓊兒把全部的心思放在養花養草上。以前他還不太理解甘瓊兒的行為,如今感同身受,徹底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費仁流開始考慮未來該何去何從。想來想去,修仙的心願始終揮之不去,他拿自己沒有一點辦法。可是真要走修仙這條路,又不知道應當如何走下去。
這麼長時間,劉彥昌連一封信都沒寄來,看樣子情況堪憂。當初兩人分手時,他說下的豪言壯語恐怕隻是為了安慰友人。費仁流很清楚,如果沒有特殊的際遇,完全隻靠自身的領悟能力,劉彥昌根本難以練成仙法。
總而言之,把希望寄托在劉彥昌身上,傻傻地等待下去,純粹隻是荒廢歲月。還不如自己浪跡天涯,尋訪世上有沒有其他的修仙學府。
令人擔心的是,也許真的沒有其他的修仙學府。也許其他的修仙學府在很遙遠的地方,難以走到那裏。也許其他的修仙學府在很偏僻的地方,難以找到那裏。有太多的可能性,讓自己一無所獲。
把一輩子浪費在尋訪修仙學府上,實在是愚蠢的行為。可是除了這麼做,費仁流想不到還有什麼其他的途徑。
反反複複,思前想後,費仁流始終無法抉擇出,是修仙還是不修仙,是尋訪還是不尋訪,每天都在做激烈的內心爭鬥。
就在費仁流糾結之時,收到劉彥昌的來信。
果然不出所料,劉彥昌確實修仙無望,信件的一開頭著重強調了這一點。為了佐證修仙的困難,信中描述了劉彥昌曾經親眼目睹一批老弟子的屍首,全都是因身受十年天劫而死。據說,即使經過兩輪考核選拔出來的弟子,依舊有一成的比例,無法在十年內練成人仙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