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 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
手寫的書信,現在看來,
宛若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了,
那信箋上一筆筆的相思情書,
似乎也早已是一種奢求。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恐怕你我都再難體會這書信裏的甜蜜和苦楚。
在還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年代裏,思念隻能通過一封封書信來傳遞。民國年代的才子們,大多都寫得一手好情書,其中就包括沈從文。
讀過《邊城》的很多人都有感於沈從文細膩動人的文字,而他的情書卻比小說更加動人。
當沈從文愛上張兆和,他便開始了一封封情書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會寫,甚至有時候一天寫要好幾封。這一寫,便寫了三年零九個月,才打動了這個他摯愛一生的女子,這一寫,便寫了一輩子,寫盡了他們這一生的愛戀與相思,甜蜜與憂愁。
1929年,在上海的中國公學,沈從文第一次遇見張兆和。
那時的沈從文是初出茅廬的大學講師,經好友徐誌摩向校長胡適推薦,來到上海的中國公學教書。而張兆和當時是一名大二的英文係學生。當時的沈從文已經在文壇上小有名氣,熱愛文學的張兆和早早地來到了教室,照例坐在了第一排。
為了這次講課,沈從文精心準備了很久。這個從湘西大山裏走出來的年輕講師其實隻有小學文憑,他行伍出身,看到地方軍隊的散漫腐敗,五四運動的餘波激起了沈從文內心的熱血,帶著對理想和文學的熱愛,沈從文棄武從文來到北京求學寫文章。他的文學才華也很快彰顯出來,也因此結識了很多欣賞他的文學朋友,其中就包括徐誌摩。徐誌摩把沈從文介紹給了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胡適也是開明又欣賞才氣之人,小學文憑的沈從文就這樣憑借著才華成了大學講師,這在今天是難以想象的。
那一天是沈從文第一次登上講台,他的內心止不住一陣陣的興奮和緊張,他知道自己一個鄉下人能受到胡適的賞識來講課是多麼幸運,醞釀多日隻待一鳴驚人,然而,越是期待、看重,偏偏越是緊張不安。當時的沈從文在文壇上已經小有名氣,因此來聽課的學生不在少數,一上講台,沈從文看到台下這麼多人,立刻慌了神,在朋友麵前可以滔滔不絕的沈從文一下子變得啞口無言,教室裏鴉雀無聲。沈從文還是開不了口,他隻好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等我五分鍾”。
然而五分鍾過去了,他還是腦袋一片空白,一個字也吐不出來,隻好又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等我十分鍾”。
學生們也隻好眼巴巴地等著,坐在第一排的張兆和看著如此狼狽的老師也低下了頭。
沈從文終於開口了,卻因為聲音太小,語速太快,又帶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台下的學生們幾乎沒有人聽得明白。窘迫的沈從文隻好又拿起粉筆寫下:“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
沈從文的第一次上課,就這樣狼狽地草草收場了。沈從文給張兆和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太好,這似乎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沈從文對張兆和的追求不會一帆風順,想必那天緊張的沈從文也沒有留意到台下聽課的張兆和。然而沒過多久,沈從文就注意到這個總坐在教室前排認真聽課的女生。
注意到張兆和太容易了,張兆和在校園裏一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活潑俏麗,漂亮又有靈氣,微黑的皮膚顯得陽光健康,是當時公認的校花,愛慕追求她的男生不計其數,大家都叫她“黑牡丹”。張兆和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曾祖父曆任兩廣總督,父親張冀牖是北大校長蔡元培的摯友,創辦了樂益女子中學,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開明。張兆和與三個姐妹不僅自幼讀書,還學習昆曲,被稱為蘇州的“四朵金花”,葉聖陶評價她們四姐妹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才貌雙全的張兆和深深吸引了沈從文,盡管沈從文知道張兆和的追求者眾多,盡管內心深處帶著鄉下出身背景的自卑和老師身份的雙重顧慮,但心裏的感情呼之欲出,沈從文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要向張兆和表白。
他去了張兆和的女生宿舍,結結巴巴地對張兆和說“我要拿個古怪的東西給你”,說完掏出一封信,遞給張兆和便轉身離開。
張兆和打開信紙,上麵隻寫了一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愛上了你。”
這樣直白的示愛,讓張兆和也愣住了。她收到的情書不計其數,其中也不乏老師的,調皮的張兆和還給這些寫情書的人編號:青蛙一號,青蛙二號……但看起來一向靦腆的沈從文,竟會這樣大膽直白地給女學生遞情書,讓張兆和也有些不知所措。她本就對沈從文並無多大好感,加上自己一直立誌要好好學習,沒有想談戀愛的心思,所以也隻能照例默默收下情書,不予回複。
然而沈從文的心早已炙熱得不可收拾,提起筆來,他總想給張兆和寫點什麼,於是,情書一封接著一封遞到了張兆和的手裏。沈從文的信,越寫越長越寫越多,有時候甚至一天好幾封,短短半年,張兆和就收到了沈從文的幾百封情書。雪花般的信件塞滿了張兆和的抽屜,也滿載著沈從文深深的期盼和執著的愛情,然而張兆和卻一封信都沒有回複過。
這件事在整個中國公學討論得沸沸揚揚,張兆和也被驚擾了,甚至有些憤怒,這哪是一個老師應該對學生做的事情?她拿著一遝情書去找胡適校長,告狀說:“沈從文老師給我寫這些不好!”並請胡適幫忙把這些信件退還給沈從文。沒想到的是,胡適不僅沒有說沈從文的不是,還笑著說:“有什麼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鄉,是不是讓我跟你爸爸說說,做個媒?”張兆和有點氣惱地悶聲不說話。樂於成人之美的胡適其實早聽說了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慕,他又說:“他頑固地愛著你。”倔強驕傲的張兆和真的惱了,她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我用手去觸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這樣冷,有個人的心會結成冰。
沈從文炙熱的愛情在一封封信件上燃燒著,張兆和的冷漠卻像冷雨般澆滅了他的炙熱。曾經的沈從文帶著韌勁和執著隻身來北平闖蕩,對什麼都不肯輕言放棄,覺得即使再艱苦的日子都可以熬過,但是麵對愛情,沈從文卻感到從未有過的挫敗和不知所措,相思和抑鬱把沈從文深深地灼傷了。最後他選擇了離開中國公學,去青島大學任教。
青島這座美麗的濱海小城收容了沈從文愛情的憂愁,用蔚藍無垠的大海撫慰了他焦灼不安的心。沈從文的教師宿舍臨海而建,打開窗便是一片綠意盎然,浪花拍打著海岸,海鷗飛過碧藍的海麵,靜謐的星夜裏,海水潮漲潮落。沈從文提起筆,又想起了自己心愛的姑娘張兆和,於是一封又一封的信件又飄到了張兆和的手中。有時候,沈從文還會把在沙灘上拾到的貝殼、卵石一起寄給張兆和。
時間一天一天流逝,春去秋來,張兆和身邊的追求者也一直沒有間斷,但大多來去匆匆,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停留,而沈從文如期而至的信件卻成為她生活裏仿佛永遠不會變的東西。每天讀沈從文的信件也漸漸成為張兆和的一種習慣,她還給每一封信標上記號,放在一個小箱子裏。張兆和尤其喜歡沈從文寄來的貝殼、卵石,這些美麗的石子,像是大海的鬼斧神工,天然巧致得讓張兆和愛不釋手。而沈從文的堅持也像不變的海浪拍打著岸上有棱角的石子,終有一天那些石子會被磨成圓潤的鵝卵石,成為大海最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