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戰爭前奏(1 / 2)

在農忙前隊伍都趕回來了,各個鋪麵裏有招來的生意人在照看,還在每個鋪麵所在地都招了幾個幫忙的夥計,現在隊伍除了運輸貨物都解放出來了。現在隊伍暫時解散,農忙結束後又集中訓練,。農忙期間楊立春去找了刀土司一次,他已經去了日本沒有見到,不過幫忙找的教官在土司家呆了好久了,這次就一起帶回村裏,馬上就可以訓練隊伍。在隊伍還沒有集合的這段時間裏,楊立春經常和這位鄂籍留日教官取經,補充自己軍事訓練上的空白。這個時候日本已經很重視軍事教育了,開辦了專業的軍事學校培養軍事人才,國內已經明顯的落後於日本,好多國人都自費到日本去留學。和教官聊天得知日本也沒有專門訓練狙擊手和特種兵,那這兩個特殊的小部隊楊立春就不打算公開,自己訓練就自己訓練,不懂的就慢慢摸索著來,如果光自己有就多了個殺手鐧,以後很多時候可以給敵人一個驚喜。不過人太少了還得擴充,訓練和裝備一跟上就會出成績的,不過自己又不急,慢慢練就行。

隊伍集合後3個連就交給教官開始了新一輪的訓練,新式教官就是和去年的不一樣,已經訓練過一年的隊伍都過不了關,看來日本的軍事實力強也是訓練出來的,再加上裝備好於對手能打下半個亞洲也是實力的體現。去年沒有被錄取的人今年也來了,還帶來了好些新人,附近去年沒有來的今年也來了,孟小光也帶來了10多個,加一起都有200人左右。楊立春先讓特種兵來這些人當中選人,新來的人都把自己的特長表現了一下,先選擇了一個傈僳族小夥,他玩得一手高超的弩箭,比楊立春強了不是一星半點,是拍馬都趕不上那種。這種武器可以在暗中不出聲就能把敵人放倒,楊立春問他還有沒有像他這樣厲害的夥伴,有的話也去叫來,因為就在隔壁村,半天時間他又帶來了3人。其中有兩個景頗族小夥的刀也玩得很高明,楊立春不懂的人都覺得厲害,讓去年來訓練過的人拿著木棍去和他們對打,他們一個人用木棍能輕鬆打敗3個人的圍攻。楊立春也照樣問他們還有沒有夥伴,不過這次就沒有了。接下來是兩個堂弟兄家傳的拳腳功夫,也是常人兩三個近不了身。孟小光帶來的傣族夥伴那就是水性好了,在10幾個人中選擇了其中最好的5人。其中還有個小夥說是槍法好,楊立春就當場實驗,火藥槍都打得很準,步槍那肯定也好了,小夥還說以前都打跑著的活物,那打靶還真是小菜一碟。

這下特種兵就有了24人,楊立春把他們暫時分成2個小隊,指定兩個老隊員為隊長。因為不想曝光自己的特殊隊伍,隻得另外找地方安排他們和狙擊手,訓練的地方就不用了,狙擊手一般就訓練槍法和偽裝,都得去村外訓練,特種部隊也一樣得去外麵訓練。楊立春和特種部隊的人說了他們的特殊性,以後要做的事就是發揮和利用他們每一個人的特點,用小部隊來打敗對手,要做到大部隊不能做到的事,因為他們都是挑選出來的精英。接下來楊立春和他們訓練了兩個月,暗語,手勢之類的基本達到了自己知道的特種部隊的要求。主要是配合行動,大家還有些人語言不通,完成得不是很好,這個隻要以後熟悉了就會好的。接下來就是他們之間互相學習每個人的長處,學會使用長短槍,刀,弩,拳腳功夫等。

新來的人挑選過後也得訓練,訓練場也得重新找,原來的已經飽和了。最後楊立春把村裏35歲以上還在隊伍裏訓練的10多人都給劃了出來,讓其中一個原來是副連長的來當新兵連的連長,其餘的人也都當班排長,隻是沒有教官就隻好讓他們先帶著訓練,副職也就不安排。場地找在村裏的另一邊,房子和場地都得自己動手建造,楊立春就管吃都吃力了。3個連隊的基礎訓練過後,楊立春和教官溝通多教些防炮的方法,射擊自己的子彈不多也是要多教些理論知識,可以讓隊伍以後慢慢練的東西都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