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陣前忽倒戈(1 / 1)

找到了安朝忠,安清纓的心裏總算踏實了一些。軒轅玦施壓之下,江南貪墨舞弊案明日便要開堂。

這一夜無話,安清纓睡了個安穩覺。

大理寺正堂,安池敏等一眾涉罪官員,均壓於堂上。因上次朝堂牽扯進大夫人,許氏也被帶到了正堂之上。

上首皇上正襟危坐,下麵大理寺卿、禦史大夫、刑部尚書三司主官聯合主審,在主審台兩邊太子、晉王、睿王各一席,安清纓因有郡主之銜,在睿王之下旁聽。

大理寺卿袁恒斌一拍驚堂木,“堂下犯人報上名來。”

安池敏因有正一品丞相銜可不跪聽審,他雖蓬頭垢麵,卻挺直脊背,“罪臣安池敏,參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三十餘年丞相之位,安池敏甚少盛氣淩人,然而此時在堂上,卻有一番風骨與往日不同。

驚堂木再響,“安池敏,你可知罪!”

“不知。”隻兩個字,便不再多言,安池敏掃了一眼袁恒斌閉上了眼睛。

“戶部諸多證據表明,你同太子勾結,操縱戶部,貪墨舞弊,你可認?”刑部尚書範占英率先發難。

安池敏不言不語,不動聲色。

範占英見他不答,又問祖安,“罪臣祖安,你身為戶部尚書徇私舞弊,欺上瞞下,協助安池敏及太子貪墨錢糧,你可認罪?”

祖安一直瞪著軒轅玦,聽見問話才移開目光,向上首扣了三個頭,狠決回答:“不認!”

範占英剛要張口說話,卻聽到和意料中不同的回答,一時僵在那裏,不知下麵如何接了。軒轅玦本來坐在位置上,淡然微笑,聽見祖安的話,也笑容盡失皺起了眉頭。

“鐵證如山,你二人緣何不認?”聲音來自於禦史大夫趙自安。

這位禦史大夫已然是白發蒼蒼,是三朝元老,脾氣古怪,頑固不化。三朝均為涉及黨爭,不僅如此,更看不慣黨同伐異,是位難得的直臣。也正因如此,三朝帝王對他禮遇有加,在禦史之位上穩坐二十餘年。

祖安見是趙大夫問話,忙回答:“戶部賬簿直屬尚書,上達聖聽,根本無需通過丞相大人,又何來勾結之說。況且這些賬本均是偽造,太子私印模糊,字跡也並非出自戶部之手,與其說是罪證,不如說是偽證。”

麵對祖安的陣前倒戈,軒轅玦眉頭深鎖,目光淩厲瞪著祖安,威脅之意甚明。

趙自安仔細翻看戶部賬簿,也發現些許端倪,當堂勃然大怒,“豈有此理!堂而皇之陷害朝廷首輔大臣,牽連六部,致使影響朝政朝局,其心可誅!你且說來,是何人偽造?”

“事關國祚,臣不敢不說實話。適時,臣還在江南,這些賬簿無故被查出來,臣也不知曉是怎麼回事啊!”祖安雖然陣前倒戈,卻沒有勇氣,最關鍵沒有證據證明一切都是軒轅玦所為,故而隻能說不知道。

祖安牽掛幼女,在牢中得到消息祖碧蘭被晉王擄走,心中又急又氣。然而也因為顧及女兒,他更加不敢說出有害於晉王的言論。隻能說一半留一半,以求製約晉王。

“安丞相呢?”趙大夫轉而問道。

安池敏睜開眼睛,依舊少言少語,“臣並不知。”

案件至此急轉直下,軒轅玦再無力翻盤。他看向安清纓,目光裏那抹征服的意味更濃了些。

審理到最後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都不再說話,主審徹底變成了趙大夫。既沒人證也沒物證,安池敏等一眾涉案大臣均判了無罪。

皇上最終下旨,丞相安池敏官複原職,戶部尚書祖安管理不善,罰俸一年,吏部尚書管理不善,罰俸半年。事情到此為止,不再追究。

事情終於告一段落,安清纓扶著安池敏回了家。

回到家的安池敏臉色終於好看了一些,對著安清纓語重心長,“這些日子,你受累了。”

安清纓不由的紅了眼眶,“爹說的哪裏的話,做女兒應當的。”

軒轅玥有些受不了這樣的場麵,搖著折扇,儒雅非常,“過都過來了,就別說那麼多了,平安回來就好。”

“快及笄禮了吧?”安池敏猛然提起這件事。

安清纓俏臉一紅,不再說話。軒轅玥哈哈大笑:“還有一個月,相爺趕得及。”

大夫人在一旁看著這父慈子孝的場麵,心裏翻騰,插嘴道:“老爺。”

安池敏自然知道她去東宮事跡敗露的事情,可去找東宮也是為他,想要責怪卻說不出口,隻得搖了搖頭,安撫道:“無事就好,無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