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禦侍(1 / 3)

謝福兒晉升二品禦侍一事,蔣皇後沒什麼反應,倒是陳太後有意見。

這天下朝,皇帝過太後宮請安,母子兩人吃茶閑話半刻後,陳太後手臂支頤,若有所思。

皇帝爽快,開口,“母後有什麼心事鬱鬱不快。”

生了兩個皇帝,性格雖大相徑庭,卻都是至孝,陳太後知道自己這輩子也該知足,不好幹預皇帝的婚姻家庭瑣事,可這會兒見皇帝主動問,仍舊不客氣了:“老六,聽說你最近跟賢妃在鬧意見,她是多年的老人了,你也不是個意氣用事的人。”

皇帝嘴一勾:“賢妃告朕的狀?”

陳太後看出皇帝笑容中的不喜,胸口那團猜疑加大,之前聽了賢妃的哭訴,得知皇帝冷待她的源頭,竟然是因為謝家女,當場就心裏一跳,說不出的怪異。

要說皇帝還真沒因為謝福兒挨打的事怪罪酈賢妃。

總得有個契機,才能把人合情合理地升調過來,酈賢妃一鬧也好,隻是皇帝自然也沒給她好臉色。

酈賢妃心裏有鬼,看見皇帝沒擺好臉色給自己,去請安也避而不見,沉不住氣了,這才跑到太後麵前哭了兩句。

陳太後頓了一頓,勸說:“她哪敢告狀!進門莫問榮枯事,觀其容色即得知,哀家又沒眼瞽。那小兒媳的性子看起來急躁,其實心眼純善,乖巧,也沒給你鬧什麼事,又專心撫養佛佛,況且酈氏一門功業不淺,想當年皇上登基,那麼多反對聲音,司馬郎不畏艱辛,打頭陣一個個壓下去……算了吧,老六。”

皇帝笑容嗖的沒了:“要不是這一條兩條,她早就落不得好了!她在宮裏沒鬧事,在外麵可熱鬧了,叫酈仕開和她兩個侄子打著底下官員的名義,圈地征田、收放高利貸、辦邸店來搜刮民脂!還大批甄選藥農醫者給她跑腿,大肆采辦生子藥,一時弄得幾個村莊鄉鎮缺少大夫,怨聲載道……當朕真的是睜眼瞎嗎?被人參上來的密折,朕都能專門給她備個房間來存了!”

聲聲擲地,旁邊伺候的幾名心腹宮人都聽得膽寒,知道聖上有了慍意。

連陳太後也被堵住,天子從來不講恩義,講恩義的天子都坐不長龍椅,皇家的恩愛永遠不能跟政治掛鉤,否則再濃的情愛也得變質,酈氏偏反其道而行之,濫用往日情意,也該是得教訓了。

想到這裏,陳太後也不執拗偏幫了:“好了好了,酈氏沒福分,就看下一個誰有造化,宋家女兒隔幾天就要進宮,那是個千裏挑一的孩子……哀家就指望她能接賢妃的棒,成皇上的貼心人。”又喚宮人添茶水,等氣氛緩和,又提起第二樁事:“皇上要把福兒調到永樂宮?”

皇帝頷首。

陳太後意味深長:“你我都明白,謝敬喬這女兒日後有充實東宮的用途,調到皇上身邊怕不合適啊。”

皇帝眼皮一煽。陳太後加緊一步:“雖然隻是個禦侍,但還是貼身伺候皇上的人,伺候了老子再去嫁兒子,總不大好聽。真想給福兒賞賜,宮局裏到處都是女官職位,喏,小妮子先不是在司籍司麼,秋尚儀說她悟性還不錯,就返回原崗,升個掌籍、司籍都好,何必拔成近侍女官。”

皇帝撣撣袖子,有起身的意思:“充實東宮言之尚早。朕一向以為,進了宮的人,不管誰家的女兒誰家的妻,就先該是朕的人,之後的事再說。”

一句話叫陳太後啞然,卻又確實如此,反駁不得,眼睜睜見皇帝起身拜安告辭,心頭那股子疑結才開解,小葉紫檀鳳椅裏的身子陡一鬆,往下滑了一寸。

皇帝什麼都沒說,又分明什麼都說了。

~

謝福兒養傷期間,還是住在永樂宮的西北配殿。

配殿名叫汲芳館,是個四方大院,供皇帝寢宮這邊行走的人居住。

禦侍品級高,單獨擁有一處廂房。

當天來給自己換衣裳的宮娥姓趙,二十出頭,是永樂宮的老宮人,也是皇帝禦前侍女,得了胥不驕吩咐,每天來照顧換藥。

等謝福兒能下床,趙宮人搬了些皇帝的衣冠靴襪甚至龍袍過來,教她疊放穿戴,盡快進入崗位角色。

確實如趙氏所說,就算穿衣脫襪,也是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