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告訴司馬長空:“剛剛傳令兵傳來消息,冀察當局和日軍達成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不打了嗎?我們死了這麼多兄弟,就一句話,不打了?”司馬長空的淚被憤怒蒸發幹淨了,他想知道是誰這麼孫子。
“吉團長讓咱們營回城修整,由團屬特務連接收盧溝橋的防務工作。這一仗,咱們一營,還有三營都損失很大。”郝明看著一片焦土和一堆屍體。
“我不退,我要在這兒等著鬼子。”司馬長空一說這話,一連的三十多人也都跟著說:“對,不回去!我們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你們都沒聽明白?停戰了!不打了!都給我回城!回城!這是命令!你們想抗命嗎?”郝明急了眼,他也知道兄弟們不能白死,但是上峰有令!
特務連迅速接收了盧溝橋的防務工作,不愧是吉團長手下的親兵,動作就是快。一營的戰士們還剩下不到兩百人,這一仗下來損失了三分之一還多,除了一連在盧溝橋拚得了些許氣勢,但是一營犧牲的其他兄弟大多是被炮火炸死的。
宛平城被傷的千瘡百孔,補充兵員恐怕是困難,好在219團是個加強團,除了團屬特務連外還有一個加強連,這兩個連可是吉團長的寶貝,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輕易亮出來。現在特務連駐守盧溝橋,加強營負責宛平城北側防務,也就是說219團現在不得不亮劍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是都停戰了嗎?用得著再下大力氣進行防務?不防不行啊!和日本人停戰?誰會相信能長久!日本人同意停戰,那就說明他們在醞釀更大的陰謀。
司馬長空回到宛平城駐地,這裏已經是滿處狼藉了,被炸碎的屍體到處都是,二營的人正在城內搬運屍體,三營在修建城防,雖說三營也損失了不少,但是不像一營傷到了骨頭。
長空捧著出一把焦土,這是在一連長犧牲的地方抓的,這算是把一連長帶回城裏來了……
長空見到了何旅長——這位開啟他軍旅生涯的貴人。宛平城被敵人包圍,何旅長率部前來支援並登城指揮,才將日軍打退。要說這何旅長真是一代將才,在武力相差如此之大的劣勢下,竟然幹掉了日軍的一個少將,好像是叫鬆遊什麼的,這是全麵抗戰之初,敵人死掉的第一個將級軍官。無奈委員長親自打來電話要求二十九軍停火..
日軍的這次襲擊,擊痛了中華民族,也讓那些對日本人還抱有幻想的人徹底醒悟了,附近的年輕壯丁們紛紛加入了二十九軍,想不到兵員補充的如此迅速,經過五天的補充,二營已經完整建製了,一營雖然沒有達到全建製的三百五十人,卻有三百之眾了。長空被任命為一連連長,手下一百名兄弟,除了三十七名老一連的骨幹外,都是新招募的兵,楊榮、鄧之、陳大彪分別是一二三排排長。
長空每天都加緊訓練這批新兵,他不想再看到身邊的兄弟再倒下去,但是死亡,也是他無法掌控的。長空為了短時間內讓這些新兵具有戰鬥力,根據之前的戰鬥經驗,將破鋒八刀簡化為破鋒四刀,即斜步迎麵劈、跳步俯身挑、旋步攔腰斬,箭步心窩刺。
日軍七七事變自停戰之後,加緊調兵,從國內調來5個師團20萬人的兵力投放到中國戰場,在平津一帶集結的日軍超過了6萬,是二十九軍的兩倍多。火藥味讓二十九軍上下聞得都惡心了,但是中央認為日軍集結兵力也不足為慮,畢竟達成了停戰協定,不必過於緊張,對二十九軍的裝備、兵員、援軍等請求置之不理。再打起來,還是二十九軍拚自己的老底。
7月26日下午,華北駐屯軍河邊正三少將向二十九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守軍於28日之前全部撤離平津地區,否則將采取武力行動。
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嚴詞拒絕,並於27日向全國發表自衛守土通電,堅決守土抗戰。
同日,日軍參謀部經天皇批準,命令華北駐屯軍對二十九發起攻擊。
27日淩晨5點長空帶著一連前往盧溝橋彙合特務連,在盧溝橋一同抗擊日軍,一營的其他部分負責守衛盧溝橋之宛平城之間的區域,三營負責宛平城城防,二營和加強連負責阻擊回龍廟一帶攻來的日軍。
司馬長空借來特務連的望遠鏡看著黃壓壓的日軍,進攻盧溝橋的日軍兵力竟然是一個大隊。這支日軍大隊大約有1040人,大隊部30人,下轄四個步兵中隊,每個中隊180人;一個160人的機槍中隊,8挺九二式重機槍,4挺歪把子機槍;一個50人的炮兵部隊,共15架迫擊炮和兩門九二式步兵炮;還有110人的運輸隊。
兩百五十人對陣一千人。司馬長空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打了,這裏是平原地區,沒有什麼周旋的屏障,隻要日軍搶到了盧溝橋,在這裏打下去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而且現在是大軍壓境,在側麵打伏擊,會分散兵力,恐怕伏擊還沒開始打,正麵就已經被突破了。
日軍並沒有急著施展炮火優勢,而是讓步兵中隊直接壓上,機槍中隊在後方戰備掩護,好像是想慢慢玩兒死盧溝橋的守軍。估計這批日軍是才從國內正調來的,沒有見到前幾天被打慘的那兩個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