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南臨淮水、北倚中原,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也是北上南下的“咽喉地”。當年劉邦在此大敗項羽,曾經賜名靈璧為霸王城。昔日的霸王城卻隨著彭城、下邳的發展而從郡城落為縣城,不過靈璧的地理特性可沒有絲毫的變化,袁術想要帶著他的幾萬人馬穿過徐州去投靠他哥哥,靈璧就是他和他的糧草必經之道路。
“這就是了望台,當年韓信曾在此設斥候觀察楚軍軍營中的一舉一動。”劉辟指著前麵一個早已長滿青苔的石質高台說。
“這金山、銀山兩座山正在靈璧之南,淮水渡口和靈璧城之間,中間的山口正是人、車通行之捷徑。袁術占據此地已經多時,有兄弟傳來消息,說他身在彭城以北,我想袁術絕不會想到有人會借著夜色潛到這裏來。”
太平道多年傳承下來,自然有一套我們這些外人都無法知道的情報體係,既然劉辟確定袁術已經到了彭城以北,那這消息八成沒有什麼問題。
說話間,我們已經站在了位於金山的了望台上,遙遙可以望見北方靈璧的城牆。此時尚屬卯時,天還未亮,南方淮水的方向已經有了晨霧昏昏。了望台前便是一緩緩徐坡,植被茂盛草高有兩尺,中間山穀寬寬能並行四輛大車。
“我等此時最好再次守株待兔,待到袁術運糧的車隊從此經過再從山口兩邊殺出,定能滿載而歸。軍師先生以為如何?”劉辟指著那山口說。
“放屁。”單福又忍不住罵出聲音了,一路上劉辟說的建議沒有一個被單福采納,可劉辟屢次受挫卻從不灰心,不停的向我提著建議,還要去問單福的意見…連我都覺得他有些多嘴,沒有好脾氣的單福恐怕早就忍不住要宰了他吧。
“這個人有意思。”鮑出隨意的用刀背敲了敲劉辟的腦袋,做了一個鑒定。
劉辟雖然氣憤,但是他打也打不過鮑出,罵也罵不過他,喝酒更不是對手,就算是吃飯都沒有鮑出吃得多,何況鮑出還有一個超級力量型的女性親屬。而他們兩人又同在我的帳下,劉辟能做的也就隻有忍氣吞聲了。
“這山坡太緩,沒有濃密的樹林,如何在白日裏埋伏士兵。即使見到了運糧隊,等埋伏的軍隊衝下去,這埋伏也早已失去了隱秘的特性。銀山那邊也好不了多少。”單福看也不看劉辟一眼,就這麼說著。
“可當初何儀大帥在的時候,經常用這樣的地形打埋伏,我們百戰百勝的啊!”劉辟還想反駁。
黃巾軍何儀曾在潁川、淮南一帶還能稱王稱霸,聚眾數萬,自稱大帥,先是依附袁術,後來又同孫堅關係親密。劉辟當時就是何儀的部下。在三年之前,何儀被曹操打得一塌糊塗,身死眾散。何儀這最後一支聚眾超過三萬的黃巾軍就此灰飛煙滅。劉辟帶著一千黃巾軍逃過一劫,躲入徐州境內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