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分九州,天上分三界。
九州為東萊州、西勝州、南離州、北洋州、中泰州,此五州乃人居之;上玄州乃魔居之;下寂州乃鬼居之;左青州乃獸居之;右祥州乃靈居之。
三界分為人界,包括九州。人界之上為仙界,所有九州升仙者共居之。仙界之上為神界,轄司萬物法則,至高無上。
外麵的世界很大,凡人隻能看到點點微光。在郭華的眼中,麵前這座巍峨俊秀的大山就是他的一切。郭華今年13歲,在他記憶中沒有父母的樣子,從別人那裏告訴他,他的父親是個惡棍,逼得他的結發妻子上吊自盡,因此也吃了官司,最終被趕出家門,據說在外地娶妻,另立門戶,再也未回過家鄉。最可憐的是郭華姐弟倆,由祖父郭度撫養長大,但祖母郭氏卻是續弦,與姐弟倆無半分血緣關係,能維持他們活著便是天大恩惠。從小姐弟二人便食不果腹,卻承擔家中一切勞作。郭華的姐姐比他大3歲,去年被祖母做主嫁給東麵王莊的一戶人家,換了些許銀兩。自此郭華沒了姐姐的照拂,更是吃不上飯,還好他已經有些氣力,平日裏摘些野果,打了野味也能混個半飽。
祖母續弦後育有三女一子,其子為老幺,年齡比郭華還小一歲,取名郭偉,乃是家中之寶,郭度疼愛至極,從小未受過委屈,家中一切好吃好用隻供應一人。郭度在村中是保長,不是正式官員,但吃一部分糧餉,負責村中治安。他少時曾入門派修行,雖未列入正式弟子,十年後遣返,但畢竟習得一身功夫,比尋常壯男強得不少,因此被村長保舉為保長,四鄰對其敬畏有加,生活倒也算小康。
郭度對郭偉的期望很高,希望郭偉也能去門派修行,如能收為正式弟子,那前途不可限量,自家的聲望財富也能上個台階,即使不能收為正式弟子,十年後遣返,也可子承父業,保一世安康。郭度探聽到百裏外的烈焰山分舵下月初一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收錄弟子的選拔比試,招收12至15歲的適齡少年。負責招收弟子的人正好是他當年一起入門派的師兄,看在郭度的麵子,直接給予了他兩個名額,郭度自是喜出望外,回家收拾銀兩,以作入門之資。
火焰門乃是南離州東北角落的一個小國大康國的一個小門派,修為最高的掌門明火真人才是煉氣九層的修士,多年來一直衝擊築基境界無果。這麼個末流的小門派雖然在修真界無足輕重,但在這方圓千裏的凡人的眼中就是名門大派。
郭華心目中的聖地便是火焰門,據說那裏人人都是神仙,可以騰雲駕霧,可以呼風喚雨,可以點石為金,可以撒豆成兵。郭華每日將家中的水缸打滿水,劈柴堆滿柴房,田中的農活幹完,就爬上村中私塾的房頂上聽先生講課,先生時不時提到修仙的點滴軼事,什麼一仙人將一座大山劈開,什麼一仙人一指滅殺一夥強盜,什麼一仙人起死回生救活一個善人,聽得郭華心馳神往,慢慢心中有個堅定的願望,我要修仙,我最想讓我的母親起死回生。在這個願望的支撐下,郭華每天雖然筋疲力盡,食不果腹,但很樂觀,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憬。
偷聽講課肯定會被發現,先生看他可憐,倒也未責難。郭華也是乖巧,每日又給私塾打水劈柴,倒是給自己在房頂上安了個編外的位置。郭華的小叔叔郭偉做為家中瑰寶,也早送至私塾讀書識字,增長見識,他也對修仙興趣極濃,兩叔侄平日時常聊起神鬼軼事,也是滔滔不絕,興致盎然,雖然家中地位懸殊,但倒是關係不錯,倆人都對附近方圓千裏唯一的名門大派火焰門充滿向往。
郭偉有一日興高采烈地向郭華炫耀:“大侄子,你小叔我就要去火焰門當神仙了,火焰門耶,你知道的,就是那個都是神仙的火焰門。”
郭華看到郭偉眉飛色舞,手舞足蹈的樣子,不由也被感染了,很是興奮的尖叫:“是嗎!怎麼回事,快跟我說說。”
郭偉拍拍了拍郭華的肩膀,挺起胸脯,提高聲音,嘴角一撇道:“當然是我老爹安排的,過兩天就去拜師,哈哈,等我回來就教你騰雲駕霧。”這時私塾下課的學生們聽到了便都圍過來,七嘴八舌地東問西問,把郭華擠出了人群,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郭偉。
郭華替小叔高興之餘,更多的是羨慕,想到我也能去火焰門該多好。他根本不敢去向爺爺提起,這些年郭度幾乎就沒有正眼看過郭華一眼,稍有過錯就是一腳踢過去,他把對不肖兒子的怒氣都發在孫子身上了。一念至此,郭華心情很是失落,手摸到胸前絲線掛著的一枚銅幣上,這是母親自縊前給郭華買燒餅的錢,郭華手中唯一的母親遺物,郭華再餓再苦也不會用了。每每摸在這銅幣上,郭華心中就湧起一股暖流,母親沒有不管自己,她一定在天上看著我,保護我。郭華摸著銅幣,心中默念:母親大人保佑,我也要去火焰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