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縣,人傑地靈。
人傑地靈。
前朝大書法家王世貞的家鄉,王先生的字,當時就是千金難求。現在更是無價之寶。也是開國元勳蘭陵王的封地,蘭陵王的後半生,在這裏度過。
傳言,蘭陵王非常喜歡王先生的字,家中珍藏了王世貞的書法,死後指定,不需要任何陪葬品,唯一要帶走的,就是王先生的字。傳言,蘭陵王家,有一小舍,為珍稀的龍涎香所建,當初,今上過蘭陵,在小舍中過了一夜,歎道:“蘭陵王風流無二。”
皇上身上的餘香,三月不絕。
“可惜我不是女子,如是女子,一定拒絕不了這誘惑的。”皇上又歎。
蘭陵王李家,朝廷敬重,崖州從蘭陵王後,也無大戰事。蘭陵李家,得以保全。
近日,有人到蘭陵李家,對蘭陵王李家家主說:“我主上要王先生的字和龍涎香小舍,先生可忍痛割愛。”
龍涎香香舍,祖宗所傳,李家並不缺錢,如何願意割愛?至於王先生的字,世人皆知陪葬蘭陵王,那怎麼能給呢?
來人更加荒唐不經的說:“可以發蘭陵王墓。”
李家大怒,將使者亂棒打出。
使者說:“你這是為蘭陵招災,為李家招禍。”
李家不以為意,這蘭陵,有一半是李家的,李家有家丁兩千,蘭陵有守兩軍千,團練三千,就在亂世,都可以自保,何況天下太平,蘭陵,那是這毛賊可以覬覦的?可以高枕無憂。
蘭陵縣令,出自李家。聽聞消息後回家打聽,麵有憂色。
“據說羌人,已在躍馬鎮,說不定是羌人。”
家主不以為意,躍馬距蘭陵,六百餘裏,可以無虞。
縣令不放心,發文書與崖州,報此事情。他懷疑,這是羌人所為。
崖州。
軍隊已經集結完畢,大司馬決定即日出發,遠征幽州。
一起絕塵,那是趙侍衛,有要事相報。大司馬接到了趙侍衛,一路說脫險經過。
又接到了蘭陵文書。
這信息太重要了,假如呼延真的又回到幽州,那大軍闖到幽州,說不定又是柳將軍的下場。
大司馬心驚,拍案而起:“不料呼延,竟然墮落如此!”
趙侍衛不解,問大司馬。
大司馬說:“這是呼延所為,崖州有五千鬼弓,定是呼延親來了,來崖州,竟然覬覦蘭陵王家的至寶!竟然襲擊青山寨,擒拿風淩晚,呼延君臣,怎麼墮落如此?”
趙侍衛沉默了,他聽傳言,羌王也皈依了血神教,火力其喜食幼兒心髒,這可是斥候親眼所見。
“血神教?”趙侍衛說。
“這是什麼樣的邪教?今上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呼延也英雄了得,竟然暴戾如此!”大司馬痛心疾首。
“五千鬼弓出城,莫非是為了蘭陵?”趙侍衛說。
這是一定的。大司馬沉聲說:“發兵四萬,蘭陵擒拿呼延這逆賊!”
趙善治將軍領命而出,對大司馬說:“我將提呼延的頭,來見君侯!”
兵馬出崖州,浩浩蕩蕩,直撲蘭陵,他們,要搶在呼延的前麵,給呼延一擊。
蘭陵,一片祥和。
春回大地,城外原野,一片嫩綠,嬌豔欲滴。薄暮,有守軍將要關上城門,吆喝著城外民眾,趕快進城。
有一小隊騎兵,做漢唐軍打扮,高聲吆喝。
“羌人來襲,羌人來襲!”
守軍在崗樓上嘹望,果然在這些騎兵的後麵,大隊羌人,黑盔黑甲,他們頭戴麵具,緊追不舍。
有羌人,朝那逃亡的軍士,射出箭矢,有幾騎落馬。
其餘的騎兵,使勁鞭馬,奮力前行。
有一軍士,身上中箭,血,噴濺而出,猶在奔跑。
他們的後麵,萬箭齊發,這些羌人,決心將這些漢唐軍士,射殺在城外。
城上的守軍,心吊在嗓子眼了。
“快!”守將不由得大聲吆喝,軍士,也暫時停止了關城門。
“快!”城牆上的守軍,大聲吆喝。
羌人,也加快了追逐的腳步。箭雨更盛。
終於,一騎衝進了城門,接著,又是一騎兵衝了進來。
五十來騎,接二連三,全部衝了進來,有人身中箭矢,有人馬上插了好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