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闖蕩生活(1 / 2)

準確地說,羅利安大草原四周也不是絕對地找不到安全地帶,有兩個地方是不屬於任何獅群的。

一個是錫斯查沼澤的腹地,麵積有好幾百平方公裏,沒有任何獅群在裏頭活動,清靜是夠清靜的,但那裏大水窪套著小水窪,一片水汪汪,到處都是深不可測的泥潭,一失足陷了進去,這輩子就甭想再爬出來了。更可怕的是,泥潭裏橫一條豎一條泡著凶猛的鱷魚,長約五六米,長長的嘴吻露出兩排鋼鋸似的尖利的牙齒,鋼鞭似的巨大的尾巴攪得泥浪翻卷。

鱷魚在地麵上,獅子還有辦法對付,因為體形龐大的鱷魚在地麵上行動有點笨拙,憑著獅子的敏捷與矯健,不和鱷魚正麵交鋒,而是巧妙地周旋,瞅準時機繞到鱷魚的背後,狠狠一口咬準鱷魚的後脖頸,就能將鱷魚置於死地。

過去它們四隻半大的雄獅在雙色鬣獅群時曾吃過鱷魚,當然,隻是偶爾嚐嚐鮮而已。但鱷魚在水裏,龐大的身體就變得十分靈活,力氣也陡增了好幾倍,力量對比就發生了逆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角色就發生了互換,獅子一下到水裏,不可避免地就成了鱷魚的美餐。所以,盡管沼澤的腹地環境優美,既有水源,又有食物,但卻沒有哪隻獅子敢前往居住的。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地方也絕對不會有任何獅群的蹤影,而且地域遼闊,別說它們四隻半大的雄獅了,就是四百隻獅子走進去,也不會顯得擁擠,那就是巴逖亞沙漠。

羅利安大草原的地形是這樣的:中心是深不可測的錫斯查沼澤,四周是遼闊的稀樹草原,再向外延伸就是巴逖亞沙漠了。

稀樹草原寬約四五十公裏,越靠近沼澤,土地越肥沃,青草越茂盛;越遠離沼澤,土地越貧瘠,植被也越稀薄。

巴逖亞沙漠雖然地域遼闊,卻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禁區,放眼望去,一片金燦燦的黃沙,沒有草,沒有樹,也沒有水,因此也就沒有任何野獸敢光顧。無論是北邊的帕蒂魯獅群還是西南角的獨耳喀喀獅群,在劃分地界時,都是從沙漠邊緣到沼澤邊緣劃一條直線,再不肯向沙漠推進了。它們四兄弟好幾次被其他獅群追得走投無路時,也曾逃進過巴逖亞沙漠,但那不過是暫避風頭稍作停留而已,一旦追敵退去,便立刻折回羅利安大草原。

錫斯查沼澤腹地和巴逖亞沙漠都是生命禁區,不適宜居住,除此而外,所有可以生存的土地又都已被其他獅群瓜分完畢,怎麼辦?怎麼辦?

大頭獅是隻善於動腦筋的獅子。

一天清晨,它和三個兄弟為躲避超短鬣獅群的追擊,逃到沙漠邊緣。它抬頭望望天空,覺得雲彩分布很怪:沼澤的上空,白雲朵朵,雲霧蒸騰;而稀樹草原的上空,雲層逐漸淡薄,霧瘴也好像一調羹牛奶摻了一大杯清水,被稀釋得若有若無了;及至沙漠上空,青天白日,連一絲雲彩也看不到了,霧氣也被幹燥炎熱的沙漠過濾得幹幹淨淨。它知道,這種現象,是跟地表的植被和水麵密切相關的:有水的地方,天空也就雲遮霧罩;有草有樹的地方,天空就白雲明麗。這道理就跟土地越肥沃草木越茂盛是相通的。

這發現當然算不得稀奇,更談不上什麼偉大,隻要不是太笨的獅子,認真想一想,大概都能想到這一層的。但大頭獅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能從一件事情聯想到另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