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於形狀宛如人耳,羅布泊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爾後來經過地質工程者的改造,這裏變成了“希望之城“。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也有稱泑澤、鹽澤、蒲昌海等。羅布淖爾係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彙集之湖。在塔裏木盆地東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於塔裏木盆地的最低處,塔裏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彙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之後由於氣候變遷及人類水利工程影響,導致上遊來水減少,直至幹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小雷,拿著,這是上麵發下來的軍備糧,路上吃的,最近這邊物資比較緊張,先忍忍,等這次考察結束,回去之後我請你吃地道的烤羊肉”。
羅布泊,一個充滿了奇幻色彩的地方,在這片荒涼的大地上,充斥著各種形形色色的傳說。但在雷澤宇眼裏,這裏隻是一片地理位置有些特殊,地質有些特殊的地方,僅此而已。
“您這話我都聽膩了,而且我現在最想吃的不是羊肉,是麵條!在這鬼地方,天天吃戰備糧,我都要吐了!”
其實雷澤宇也隻是發發牢騷,考察隊裏的人都發牢騷,這隻不過是舒緩壓力的一種方式而已。當然那個看著就讓人有揍人衝動,俊俏的不像男人的隊長,不在此列。
這個人好像從來就不知道退讓為何物,遇到什麼困難都隻有一個字“上”,雷澤宇曾經暗自誹腹“這又不是在舊社會的紅燈區,說上就能上??????”
雷澤宇所在的考察隊歸屬於中科院新疆分支,由於那位隊長的緣故,他們考察隊一直就是整個新疆分支最有名的考察隊,出了名的不要命,當然也是最有成果的一支考察隊。還有,就是這支隊伍是純紅色隊伍,隊員們都是黨員。
自從雷澤宇碩士畢業之後就來到了新疆,這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地方。這裏有他從六歲到二十八歲所有的夢想,這裏有他最珍愛的姑娘,雖然現在那姑娘已經是別人的新娘,但是這並不能減少他對新疆的熱愛。魂之安處是故鄉,新疆就像是他的第二故鄉,已經滲進他的每一個細胞裏,再也無法分開。
新疆有他愛吃的水果,有他愛聽的音樂,有他最為喜愛的舞蹈,當然最為吸引他的是這裏的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情。這裏的人好似不會在乎這相比南方而言惡劣的生活環境,他們隻會把自己的每一分熱情融入到生活中去,無懼自然。
他所在的考察隊裏有好幾個都和他一樣,隻是因為喜歡新疆,所以就不遠千裏來到這裏,在新疆紮根生活。他們那個漂亮的不像話的隊長也是其中之一。考察隊裏還有兩個是新疆當地人,維吾爾族,既是新疆自治區文化隊的人,也是被派到考察隊的向導。
這兩個人是考察隊裏不多的兩個活寶,很多時候大家都是靠這兩個人的鼓舞完成了那些個艱難的考察任務。一個叫艾山艾買爾,一個叫斯地克艾斯卡爾。但是考察隊裏麵對這兩人有其他的稱呼:大買買提和小買買提,隻因為這兩人的原名叫起來太拗口了,所以考察隊一致通過了改名字的決議。
整個考察隊一共有九個人,之前給雷澤宇說要請他吃羊肉的那個人是管後勤的,叫劉琦,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雖然歲數有些大,但是體格健壯完全不像是上了年齡的人,而且他的野外生存經驗絕對是考察隊裏最豐富的。
所以考察隊的後勤一直交由他來保障,是個很有趣的人,算是大小買買提之外最能逗樂的一個隊員了。
另外的五人裏麵有漂亮得不像話的隊長劉世超,一個三十歲出頭的男人,能夠在這個年紀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麵是他拚命三郎的勁頭,一方麵是紮實的知識功底,和個人智慧,還有劉世超屬於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他的父親是新中國進入新疆的第一批知識分子。
還有一對夫妻,是考古專業的。本來兩人是要去河南文化局的,但是之後在分配時出現了意外,之後幾經波折來到了新疆,加入了當時還隻是有個架子的中科院新疆分院科考隊,再後來這兩人又進入了現在這支考察隊,成為了考察隊骨幹。丈夫叫劉超,山西人,妻子叫牟娟娟,甘肅人。男的魁梧高大,女的麵容精致。隻是多年在戈壁沙漠中行走,外貌早已不複當初。
另外兩人是今年才塞進來的學生,才二十一二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真正的小鮮肉。兩人都是地質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和很多同期的大學生一樣屬於是政治委派到考察隊來的,一個叫喬凱,一個叫馬瑞。喬凱是甘肅人,馬瑞是青海人,兩人是大學同學,又是室友,所以關係一直很好。
用劉琦的話來說,這是支老中青都有的隊伍,很符合黨對現在政府機構成員構成的要求。
“今天就到這裏就成了,再往裏走就都是沙漠了,在這裏歇一晚上,明天早上在向裏麵走”劉世超拿著地圖對著劉琦說道。
“嗯,這次領到的戰備糧數量並不多,我們需要以極快的速度到達1322點,采取樣本,不然就又要過挨餓吃戰備糧的苦日子了”劉琦回道。
“嗯,最近的天氣狀況不錯,應該可以很快就完成這次任務,等結束了這次任務我去申請給大家放次假,連著幾個月的考察任務,我都煩了”劉世超說道。
“那敢情好,我正好帶著這幾個小家夥去果園那邊轉轉,好久都沒吃到過新鮮的水果了,這戰備糧我都快吃不下去了,更不要說那幾個小年輕了”劉琦說道。
“嗯,帶他們好好散散心,這工作太壓抑了”
“嗯,成,隻要你能申請下來!”
??????
第二天眾人在風聲中醒來,在這裏最有特色的就是風聲,因為地貌和沙子的原因,風吹過之後會發出各種各樣的奇怪聲音。剛來到這裏的人都會多多少少受這聲音的影響,出現各種狀況,心理素質差的人在這個地方是呆不下去的。
好在考察隊的人早已習慣了這種環境,就連今年才加入的喬凱和馬瑞也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對於夜裏各種各樣的奇怪的聲音早已見怪不怪。
“今天的任務就是在天黑之前到達1213點,我們在1213點那裏的胡楊林旁邊紮營,晚上就在那裏休息”劉世超拿著手裏的地圖對著帳篷裏的眾人說道“氣象站的同誌說是這幾天的天氣很不錯,我們這次的任務應該是這幾次裏最輕鬆的一次了,都不要有壓力。這次考察完了之後我給大家申請休假!”
“這才像是劉老大說的話!”雷澤宇說
“讚同!”喬凱說
“我同意!”馬瑞附和道
“嗬,一幫臭小子”劉世超笑罵道
其他幾人也是笑了出來,因為吃戰備糧和進羅布泊考察而產生的一些看不見的情緒也似乎消散了。
中午,眾人坐在解放汽車裏,看著外麵略顯蒼白的天空,誰都沒有說話的欲望,隻是靜靜的呆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言不發。
在沙漠戈壁趕路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尤其是沒人說話的情況下,車裏隻有汽車行進時發出的噪音和車裏無線電不斷發出的各個考察隊和總部聯係的聲音,加上車輛搖晃和極高的溫度,讓所有人都覺得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劉世超在駕駛室裏不斷地看著地圖,眼睛在地圖和車前方不斷交換。其實在這個地方地圖的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所以向導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判斷錯方向,在這種環境裏意味著離死亡又近了一步。
不過劉世超並不是很擔心這種情況,一方麵是這幾天天氣很不錯,靠肉眼在這種距離上還不至於出問題,另一方麵則是大小買買提和劉琦在這地方生活和工作了許多年,經驗上絕對沒有問題。所以他現在隻是用這種方式強迫自己的腦子繼續運轉,不讓自己鬆懈,萬一出現意外可以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大買買提和小買買提換著開車,誰都無法在這種環境裏長時間駕駛車輛,需要不斷地替換司機。由於已經說了一上午的俏皮話,這時候兄弟兩人也沒有什麼說話的欲望。
下午,汽車沿著預先定好的路線向1213點行進,在車廂裏的幾人幹脆靠著偏門睡覺,實在是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可以去做。
傍晚,太陽快要落山,大半個身子還在地平線上,似乎有些不情願被地麵所掩蓋,但還是緩緩下落,最後隻能看見發紅的天邊,直到夜幕降臨。
雷澤宇他們運氣很好,在夜晚完全降臨之前,到達了1213點,車廂裏的眾人從車裏下來,舒展著因為在車廂裏睡覺而變得有些發酸的身體。劉琦開始從車裏往外麵搬帳篷,要趕在天完全黑之前把帳篷搭起來,在這種地方,夜晚比白天更加危險。
劉世超帶著喬凱和馬瑞到胡楊林裏找些木柴回來,晚上帳篷旁邊需要有火堆,預防黑夜中隱藏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