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亂(一)(1 / 3)

大元建國已有千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裏,由於外敵的逐漸消亡,武風漸遺,文風鼎盛。

在作為京師的盛京城裏,到處可見書生裝扮的男子,如果你的運氣好,還可以見到哪家女扮男裝出來遊玩的大家小姐。

在盛京城內,各個縱橫的街道上星羅棋布的坐落著大大小小上百家酒樓,以及數十家青樓楚館。

作為自命風流的才子們,要麼在酒樓聚會,要麼在青樓聚會,要麼就是受某位達官貴人的邀請,在楚河邊上舉行文會。

常常會有令人驚豔的詩作或是詞作流傳出來,而作為賦詩的才子們也會一夜成名,成為被達官貴人們吹捧的對象。

這便是現在的大元,一派盛世景象。

作為大元統治者的李家有理由驕傲,因為他們到達了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高度。

一向有“合久必分”的天下,在李家王朝的治理下,並沒有出現這一古來有之的宿命現象,反而是一派歌舞升平,欣欣向榮。

按照曆史來講,大元的確是有文字記錄以來,持續存在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

按照現在的學者們的說法來講,大元的創新的政治製度和經濟政策,軍事製度配合的相當好,這是大元存續千年的最主要的根由。

當然,李家的族學,或者說李氏的皇族教育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自太祖立國以來,李家便實行的是選舉製。看起來很荒唐,因為這無疑會加大皇族內部傾軋的力度,但是事實上,這種製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至少在現在看來,大元還沒有出現過一個昏君。

以太祖的意思來說就是“反正是在李家內部選出皇帝,是誰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足夠的才略和胸懷,在一家子裏麵挑來挑去總會出現有兩個廢物,還不如在整個家族裏選。”

現在的這些學者們總是會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看待太祖皇帝。

隻因為這位太祖皇帝實在是幾千年未有之奇才,不光是在政治上采取積極的改革舉措,在經濟、軍事、為文化方麵也都頗有建樹。

首先就是在皇權的繼承上做出了極大地讓步,也為後世的帝王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他的做法有些類似於禪讓,但是這是在李氏家族內部的禪讓。

在經濟上,不再頑固的注重農業的發展,對於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也持鼓勵態度,這使得元朝的國力在短短的三十年裏就超越了前朝最輝煌的秦景帝變法時期的國力。

而在之後的千年裏這種良好的經濟策略幫助元朝發展到了現在這種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

在文化上,不再獨尊法家,摒棄其他的學派,反而支持各學派的競爭與融合,尋求執政策略的最優化。

在位期間確立了為大元立下汗馬功勞的土地政策和軍事政策,雖然現在的土地、商業、軍事和建國初期相比已經找不到多少相似的地方,但是這些現有政策確確實實都是由太祖製定的政策演化而來。

不過,長久的太平是否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國家策略上不是一件好事。

沒有了讓人民前進的危機感,整個社會隻會像死水一樣,翻不起波瀾,讓人感覺不到進步的必要性,這種狀況對於以一個種族來說並不是好事。

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刀槍永遠要比文字有力量。

但是現在的情況看來,人們或是下意識,或是真的忘了這件事情,以至於大元現在除了水軍還有些戰力之外,陸軍個部都是一些個軟腳蝦部隊,沒有真正的作戰能力。

很多人會說天下承平已久,而且現在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對大元造成威脅,軍隊可有可無。

但是軍事不隻是作戰而已,作為常規的威懾,國家必須有相當數量的精銳部隊的存在,不是用來打仗的,隻是用來給心懷不軌的人看的。

隻是現在的大元武人地位實在是談不上高,雖然還保持著舊有的軍功勳爵製度,但是在朝堂上的那些個文臣們對於這一製度並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