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聽罷頗有感慨地談論:“看完城內廟宇、道觀、庵堂,其建年早遲不一,規模大小不等,造型結構各具特色:有的平房連片;有的亭廓淩空;有的茅簷草亭,不泛古色古香;有的紅牆碧瓦,顯得富麗堂皇;有的廳堂寬敞;有的殿郭陰森。雕塑的神仙、菩薩精美,情態各具;羅漢塑出了個性,斯文者溫文爾雅,彪悍者殺氣騰騰,真正栩栩如生。”
“大人看得相當仔細,僅僅走馬觀花看一遍,就歸納得如此詳細,可欣可敬。”桑柏陂發自內心恭維。
商陸不甘示弱,及時用讚美之詞予以補充:“座座寺廟、道觀、庵堂,或映河畔,或懸山腰,或聳危崖,或立孤城,或入雲霄,或隱綠蔭,把這座飛鳳東翔、麒麟西臥、大山北聳、龍崗南騰的峽郡城郭裝點得景色秀美、風光宜人。”
待其說罷,桑柏陂再次恭維:“典史好學問,隻言片語恰如其分點評,概括刻劃得入木三分。”
“在老夫子麵前賣弄學問,陸某無異於關公麵前耍大刀,見笑見笑。”商陸客氣地表示謙虛。
喝罷茶,歇息抽袋漢煙的功夫,氣息歇得均勻,景開顏將眾人的茶碗送回茶桌,掏出銅板付了茶錢。
桑柏陂起身走在前麵,帶頭走出茶店子通向趙家壩的門,橫著沿茅坡走到山頭,指著兩裏外的寺廟說:“大人、典史請看,那是先農壇,始建年無考,嘉慶二年毀於一場大火,十六年重建,供奉農神後稷。”
“老夫子所講,商某記起《史記》、《山海經》、《淮南子》等書記載和傳說,後稷從小就喜歡收集各類野生植物種子,長大成人成了種地的能手,他因地製宜、按作物特性適時播種,到季節收割各類農作物。周圍的百姓紛紛仿效耕種,因此而名聲出眾。佳話傳到帝堯耳朵裏,果斷聘請擔任農師,管理、指導天下農業。他不負帝望,盡職盡責發展農業,推動生產有功,帝堯封他於邰地,賜號後稷。後被人們尊崇為農神。”商陸跟著講述,賣弄胸中學識。
桑柏陂嘴角向上微微翹起,做出自然友好的輕度微笑樣子誇獎:“典史學識淵博,講得對極了。”
“過獎、過獎,商某不過在關公麵前賣大刀而已。”商陸喜滋滋客套,故做謙虛之狀。
看罷先農壇,黃海走前,一行人魚貫返回。
回衙吃過午飯,各自回寢室休息。
午休起床,桑柏陂記起黃海上午所托,一個人走出衙門前往泗洲堂正街綢緞莊,進門看見一個年青夥計守著門市做生意,便站在櫃台外麵帶笑容拱手招呼:“夥計有請,敢問老板在家沒有?”
夥計認得他是縣衙門師爺,不敢大意,立即笑臉相迎,熱情回答、客氣反問:“布老板在後院休息,請問桑師爺有何見教?”
“請夥計通稟一聲,老朽專為舉辦廟會之事前來與布老板協商。”桑柏陂笑容可掬說明來意。
夥計端一條板凳放在桑柏陂身邊說:“桑師爺請坐,待小的進去回稟清楚,再出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