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是一個純正的北漂,來燕京已經快十年了,這十年也算小有所成,在燕京買了房,成了家。
日子慢慢好起來的他,也有了時間開始尋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隔段時間來西單聽聽歌,消遣一下,就是他的興趣愛好之一,他認為酒吧是喝酒的地方,這裏才是聽歌的地方,在這裏聽歌要比在酒吧聽歌舒服太多。
每次來聽歌,不管帶著怎樣的情緒,最後都會帶著一身歡快而去,他總能把一身的疲憊與情緒留在這裏,這也算是他的一種解壓方式。
在大家沉浸在子安他們所唱歌曲的情緒中時,他雖然也有些感慨,卻沒有那麼強烈。
對他來說,那些東西都是過去式了,人都得往前看,現在和未來才是最重要的,總是懷念過去,毫無意義。
這也是他對一些同類歌曲無感的原因。
可無論是一些觀眾的感慨,還是葉楓這樣人的無感,子安和張磊都暫時沒法去探究
表演時間不多的他們,抓緊演唱準備的第二首歌才是正經事。
這次沒有口琴的渲染,隻有輕輕的吉他伴奏。
隻是本來有些歡快的樂器,在第一個音符響起的刹那,就讓人有種沉重的感覺。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嗎...”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正如歌名《一封家書》一樣,通俗易懂,簡潔明了,完全就是家書的樣子,在與父母隔空用紙傳著這割不開的情愫。
第一句,葉楓的心口像是被重錘猛擊了一下,眼前的這首歌,讓他完全喘不過氣來。
自己已經有多久沒回家過年過節了?
有多久沒陪父母好好吃一餐晚飯了?
又有多久沒主動給父母打個電話了?
一連串的自問,讓他深深的自責起來,他才知道,自己所謂的“小有所成”,是用哪些珍貴的東西換來的。
“此致,敬禮
此致,敬禮
此致,敬禮
......”
歌聲還在繼續,與葉楓同樣感覺的人還有很多,在那一句句平淡的歌詞中淚流滿麵。
尤其是在最後那循環往複的“此致,敬禮”中,更是讓大家抑製不住自己,靜靜留下了久違的淚水。
很快,第二首歌也結束了,雖然之前張磊放置的琴盒中仍舊空空如也,沒有一個人前來打賞。
但是看著大家被感染的情緒,子安內心卻非常滿足。
誰說民謠離了姑娘就不會創作了?
誰說唱民謠全是無病呻吟的流氓?
那我就讓你們看看,民謠,也能震撼人心,民謠,也可以讓人心生敬畏,也能讓人自我反思。
“安可,安可...”
“安可,安可,安可...”
就在子安兩人收拾東西,準備給下一位騰地方的時候,聲浪突然襲來,一陣蓋過一陣。
從開始的一兩人,到後麵幾乎是全員在呐喊。
這樣的陣勢,不僅是年輕的張磊,就連子安都是鼻頭一酸,差點掉淚。
穿越至今,雖然子安一路表現得都很淡定,但是在每個深夜,在沒人欣賞他的歌唱時,他也經常在想,自己這樣值不值,究竟會不會有出路。
所有的疑問,在這一刻仿佛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