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轉頭看清楚後麵幾人之時,心中不由得同時冒出一句老話:人前莫說鬼,人後莫說人。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入眼的是七八位穿著樸素,看臉上的皺紋,平均年齡估計最少也有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他們每個人的手上,都拿著各種民俗樂器,二胡、笛子、梆子、堂鼓、鐃鈸等五花八門,大家見過沒見過的都有。
而說話的並不是這幾位老人中的任何一位,而是陪在他們身邊的一位靚麗女子,天後薑姍姍。
也不知是不是為了配合幾位老人家,今天的薑姍姍打扮也很樸素,起碼比子安第一次見她的時候要樸素多了。
今天她之所以晚到,就是因為在機場等著這幾位她心中的老前輩。
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在她心裏就是華夏民族的瑰寶,對於他們這群可愛的人,薑姍姍一直是很尊敬的。
所以在知道這次華夏政府要求各電視台的晚會節目,最少都要有一個保留節目,用以宣傳民俗和古老傳承技藝的任務之後,她還特意讓萬芸去幫忙打聽過。
在打聽來的消息中,知道有的電視台是剪紙等傳統藝術,有的是雜技等比較具有觀賞性的節目,有的是現場書畫等看起來比較有逼格的節目。
還有幾家電視台,選擇的是秦腔、京劇、豫劇等等這些也算是演唱類的節目。
湘湖衛視就是這其中一個。
這也是薑姍姍最後同意萬芸的安排,選擇來湘湖衛視的原因之一。
在她的心中,一直認為秦腔、京劇、昆曲等等這些傳統的曲藝項目,其實就是屬於華夏的歌聲。
尤其是秦腔等等極具地方特色的唱腔和歌謠,薑姍姍認為它裏麵所表現出來的豪邁,就是流淌華夏血液的東方搖滾樂。
隻是因為時代的變化,大眾的喜好變了,還在堅持這古老規則的它們慢慢被這個時代所遺忘,它們開始慢慢的沒落了下來,不再如同曾經那麼輝煌。
也是,就拿昆曲這歌被譽為“百戲之主”的曲種來說,現在這個快餐的時代,還有幾個願意花上好幾個小時,去聽一個故事?
在他們看來,有那個時間和空閑,還不如跟朋友去看個電影,泡個吧來得輕鬆愜意。
沒有了觀眾,就代表沒有了市場,沒有了市場,一個技藝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土壤,因為沒有人願意去繼承它。
與其花幾十年的時間來學習昆曲,不如花個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來學習演戲或者唱歌,這樣以後出來了,賺的錢還多一點。
這些都是現實的社會,薑姍姍不想去改變,也無力去改變,但這並不代表她就放棄了這些古老的傳承。
在自己的音樂道路上,她仍舊在探索著這種華夏文化與現代元素的碰撞。
不止是她,在她認識的很多音樂人中,也有著很多在做著這種探索與嚐試,隻是作品都並不是特別成功,依然無法觸碰到現代人的那根神經。
不能讓他們像古人聽戲曲的時候那樣,悠然欣賞;更不能讓他們像聽搖滾之時那樣,為之瘋狂。
雖然這幾年一直沒有成功,但並不代表薑姍姍毫無收獲,這幾年的堅持,讓薑姍姍也摸準了一些脈絡。
她相信隻要再有一些時間,自己一定能找準搖滾與秦腔之間的融合點,所以她一直在堅持著。
這樣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宣揚,甚至她覺得如果自己真的做到了,那她的突破也許就自然而然的來臨了。
“怎麼,不認識了?”見莫媛媛在那裏看著自己不說話,薑姍姍很是不客氣的說著:“你剛剛不是很有氣勢嗎,不是說這些前輩不夠格嗎,你再說一遍,我剛剛沒有怎麼聽清楚。”
不愧是玩搖滾的,這脾氣性格,就是火爆,一點也不顧及邊上人的影響。
“姍姍來了。”沒辦法,雖然薑姍姍這樣很解氣,但是作為湘湖衛視的人,何炯不得不出來和起稀泥,拉著薑姍姍說道:“我剛剛還說去接你呢,結果你有事也不跟我說一聲,還好子安他們沒放我鴿子,不然我就撲空了。”
“要不你先帶幾位前輩去化妝間準備一下,一會節目的彩排就要開始了,你之前也沒彩排過,得抓緊點時間了。”
“何老師,這些事一會再說。”可薑姍姍明顯不想就這麼算了,望向莫媛媛說道:“如果這次僅僅是說我個人的話,我也就看在何老師你的麵子上算了,但某些人口無遮攔,說的是幾位前輩,是這些為我們傳統文化做傳承的前輩,那我就忍不住這口氣,想要為他們討個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