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1 / 2)

“我去,田野這麼自誇真的好嗎,難道他一點都不怕等會打臉啊。”

田野的話一出,底下的人就開始討論了起來。

實在是因為田野這話也說得太大了一點,甚至可以說是第一個在這樣公眾的場合,這樣誇讚自己歌曲的人。

“切,你以為田野這點鑒賞能力都沒有嗎。”當然,也有人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很是認真的分析著:“如果不是真的經典之作,他哪敢這麼說啊?要知道作為藝人,不亂說話可是首要的,我看這首歌就算不是如田野說的什麼經典之作,但也絕對不會差。”

“嗯,也是,那就一塊聽聽吧。撇開其他,能在現場聽到一首新歌的首唱也是不錯的,起碼這樣的體驗就很值得懷念。”

台下那些人的反應,田野也早就有預料了。

畢竟自己說自己唱的歌是經典,確實有些王婆賣瓜的嫌疑。

這首歌要真是他寫的,他就算是再有信心,也都不會這樣去說了,而是會很耐心的等著別人來誇讚。

但這首歌雖然是他來唱,卻不是他寫的,而是子安寫給他的,這就完全不影響他的誇讚了。

想著接下來的這首歌,田野心中也是感慨萬分。

有時候他真的很難相信,子安怎麼總能寫出這麼好的歌詞,用著絲毫不顯華麗的辭藻,來唱出這麼深刻的道理。

他是沒有聽見沈輝剛剛對自己的評價,如果聽見了以後,他一定會很是自信告訴他:“你說的那是正常情況,在這首歌出來之後,我有信心半年之內就踏入那條線之上。”

隻是喜歡歸喜歡,信心歸信心,田野還是忍不住在心中歎了口氣嘀咕著:“本以為剛剛兩首歌能安慰一下自己,沒想到結尾的時候,還是要唱這小子寫的歌,有時候真是嫉妒他的才情啊。”

歎著氣的他哪又知道,子安的身後站著的是一個星球的後援會。

不說那麼多優秀的創作者與音樂人,就說現在他即將要演繹的這首歌的詞作者,一個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被人稱為“大哥”,卻一直稱呼自己為“小李”的流行音樂教父級別的人物。

僅僅他一個人的作品,就足以讓子安在這個圈子裏成為傳奇一般的人物。

如同田野感慨的那樣,“小李”的詞總是以生活為出發,沒有連篇的華麗辭藻,也不會故意的意象化和朦朧化,更不會讓你覺得隱晦難懂。

他用簡練樸實的文字寫就的,看似平凡的歌詞中,總是能蘊含著高度濃縮的哲學智慧和人生感悟。

這種,也許就是藝術的本質中所提出的返璞歸真吧。

有人還用比較玩笑的話來形容“小李”的詞,說他的詞像是黃酒,入口澀,不經意的一口一教誨,一口一教訓,而不用多久,後勁就會逼得你痛哭流涕。

這也是子安為數不多的,能夠用上“敬佩”兩字來形容的音樂人。

想當初他帶來這個世界的吉他,還是這位前輩的手工品牌呢。

隻是這些田野都不可能知道,子安也不可能跟他說。

不管底下觀眾嘈雜的討論,他依然在繼續著自己的介紹:“這首歌,與其說是子安寫給我的,不如說是他寫給我們的歌,很榮幸能夠在這裏給大家演唱這首歌。”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這首歌並不是田野寫的,而是那個寫《長安長安》的子安所寫。

這也讓他們明白過來,田野一開始為什麼會這麼誇讚了。

“《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希望你們喜歡。”

沒有再廢話,直接道出了歌名之後,田野就向前一步重新站到麥克風前麵,目光看向了某個方向,嘴角輕翹後,就向樂隊示意開始了。

誠如田野剛剛所說,這首歌是一首經典歌曲,所以在子安前世的世界,翻唱的人也是不計其數。

可子安最喜歡的隻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原唱趙傳,還有一個就是羅綺。

這次子安給田野的,正是羅綺在一檔真人秀節目暫別舞台時所演唱的版本。

也是曾經讓他淚目的版本。

前奏的琴音與鼓點,一點一點的帶動著歌迷的情緒,大部分剛剛還在討論的歌迷也停了下來,認真的準備傾聽。

舞台上的田野同樣也被帶入歌曲和自己的人生之中。

這一刻,他對整首歌有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這一刻,他仿似成了歌中人。

“再一次/我淹沒在掌聲中

眼前的你竟如此激動...”

前奏結束,田野剛一開口,僅剩的小部分還在討論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不管怎樣,起碼這一開始的歌聲確實是吸引了他們。

讓他們覺得值得自己認真的聽下去,也有著聽下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