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三年)(1 / 2)

第十七章(三年)

齊聿很是詫異,忙道:“孤獨寂寥?此話怎講?難道修道之人,不可娶妻生子嗎?”

被他這麼一問,張念生露出一絲苦笑,百感交加:“修道之人可以娶妻生子,隻不過有些修道之人,認為娶妻生子,會影響道行,所以反對。”

說到這,張念生又告知了他一些關於雲仙派的事情,齊聿則洗耳恭聽。

雲仙派九峰,曆代以來,雖有弟子結合,那隻不過是個別弟子而已,而且由於九峰的長輩都不太讚成,所以很少有人結為道侶。

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長輩都反對,飄渺峰的夙秋,以及清虛峰的掌門,門下弟子就有結合成道侶,所以大多數,還都是看長輩們的心意程度。若是晚輩門當戶對,長輩也頗為看好,成婚生子也不是不可。

用一番口舌後,張念生站起身來,深出一口氣,道:“好了,今天就教你這麼多吧,等你修行成小五清第一層,可以隨時來找我,我再教你第二層、第三層。切記,三清大道越往後越難,所以今後還是要看你自己。”

齊聿猛坐直了身子,兩眼炯炯有神:“是,大師兄,我一定會努力的!”

送走張念生後,齊聿又回到了廂房內,坐在床榻上,想了想。

聽上次小師姐慕風璿說,張念生在雲仙派九峰大會上,取得了前十的成績。

就連小師姐,也在前十五名,也就說明張念生和慕風璿應該修行到了小五清第三層的境界,看來要加把勁才行啊。

言罷,他便挺直脖頸和腰杆,盤腿坐在床榻上,閉上雙眼開始靜坐。

按照張念生告訴他的修行方法,再加上梅時善給他的那本三清大道古卷,齊聿十分期待修行起來。

將雙手搭在腿上,他先行放鬆身體,疏鬆奇經八脈,用來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

靈氣轉化,後聚“神”於上丹田,然後傳至中丹田形成“氣”,最後將“氣”傳至下丹田,再形成精,從而達到相互轉化的效果。

*******

就這樣,白天和七位師兄師姐一起到後山練習劍術,晚上自己在垂花門內的四合院廂房內修行“三清大道”。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山中無甲子,鬥轉星移間,距離齊聿上山的日子,還差一個紀月,便有三年的光景了。

經過這兩年又十一個紀月的修行,齊聿的個子又長高的不少,身體也比上山時,強壯了許多。

不光是他,張念生、關禮儀、朱茂茂、楊林、鄭落風、郭誌遠,都大有變樣,特別是年齡最大的關禮儀,有種中年人的滄桑感。

小師姐慕風璿,年齡和齊聿一樣大,此刻也正是碧玉之年,長的是水靈秀麗,稚齒婑媠,美的像朵盛開的桃花。

而這兩年又十一個紀月的修行,齊聿的修行雖然不像天資聰穎的弟子一樣,一日千裏。但也比平庸的弟子,強上很多。

大師兄張念生,修行到了小五清的第四層,二師兄關禮儀修行到了小五清的第三層。

除此之外,老三楊林,老四朱茂茂,老五鄭落風、老六郭誌遠,都突破到了小五清的第三層。

而眾人中,最為突出的當數小師姐慕風璿,突破到了小五清的第四層。

還有上山即將有兩年光陰的齊聿,竟然也突破到了小五清的第三層。

梅時善也是對齊聿還有慕風璿二人讚不絕口。

覺得二人的修行速度,頗為有千年前孟玄祖師的影子。

此間,師兄弟八人,在這兩年多的時光裏,感情也變得深厚許多。

特別是齊聿與慕風璿,雖說偶爾間還會吵吵嘴,但是平日裏,交流明顯比剛上前那會要好的多。

這一日午時,後殿堂內,眾人都是吃著飯。

梅時善端詳的看了看眾人,意味深長的道:“還有一個紀月,便又是三年一次的九峰大會了。這兩年山下不太平,近日我們雲仙派的神獸“鍾山神”,察覺有魔氣出現,所以你們掌門師伯傳令,為了防止有邪魔歪道潛入,讓九峰首座,各派幾名弟子,到太上峰上去巡山。引龍峰一脈,本來就人丁單薄,所以我決定,讓你們幾個都去吧。”

慕風璿撅著小嘴,將信將疑:“切,定是鍾師伯出的餿主意,曆來巡山之事,都是修靜峰的弟子,想來他是怕九峰大會,說什麼弟子顧著雲仙派安慰,才在比武中發揮不出真正的實力。”

梅時善微微瞪了她一眼,泰然自若道:“胡說,長輩決定的事,自然有其中的道理,以後這種話不可亂說。”

一旁的齊聿,則是對梅時善剛剛說的“鍾山神”感興趣,《山海經·中山九經》:凡岷山之首,自女幾山至於賈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裏,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

對於這種傳說中的神獸,他還是在雲仙派內首聞, 於是說道:“師傅,鍾山神不是古書上記載的神獸嗎?莫非我們雲仙山上有一頭?”

梅時善點頭:“恩,說來這也是有緣。鍾山神乃是千年前我們雲仙派第二十八代掌門恒遊祖師,在山下救世濟民發現的。鍾山神棲息於俗世一座大山之內,專吃路過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