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願以身試毒好不好?
心裏的想法,不能說出口,眾臣隻能嗑藥,不過大多數是裝模作樣,並沒有將藥放進嘴裏,而是悄悄的捏在掌心,趁人不注意,塞進裏層的袖袋裏。
被皇上盯著的首輔大人,沒法作假,硬著頭皮把仙丹吞下,還昧著良心,神情激動地磕頭道:“萬歲爺,這仙丹不愧是仙丹,丹藥入腹,騰騰熱力由腹內滋生,散發至四肢,元氣充沛,仿佛煌煌烈日在體內……”
這番恭維,讓皇上大喜,“李德清,多給蔣大人一顆仙丹。” 蔣首輔嘴角抽了抽,眾臣暗笑,這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上了吧!蔣首輔硬著頭皮謝了恩。李德清尖著嗓子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眾臣神情謙卑地道。
皇上起身離開,眾臣退出大殿,沒吃仙丹的緩步而行,吃了仙丹的,趕緊回家找大夫檢查身體。得知此事,嚴素馨立刻回娘家看望永寧侯,“父親,您沒有吃那個仙丹吧?”
永寧侯輕哼一聲,道:“練武之人,講究強身健體,才不會吃這些亂七八糟的丹藥的。”他連湯藥都不願喝。
嚴素馨鬆了口氣。
臣子們視這些仙丹如毒藥,皇上卻恰恰相反,為了更好的吸收藥效,準備閉關數日,可是他才剛閉關三天,就接到,沅江鬧水患的消息,大雨傾盆,河堤年久失修,已有十幾個村子被淹,死傷無數。
皇上隻能出關,心裏憤怒不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還讓讓他修道求長生了?邊關又有急報送達,大宛、西勒和高麗三國聯軍進犯大豐邊境,已攻占了一座城池;皇上下了聖旨命永寧侯世子嚴錦添領兵出征,又指派欽差大臣南下沅江救災。
皇上忙完政事,準備服丹藥休息,趙後送羹湯過來給他,親手舀了碗燕窩蓮子羹,道:“萬歲爺,最近這一兩年,戰火頻繁,災禍頻繁,妾身懷疑是不是衝撞了哪路神仙?”
皇上頷首道:“這南緬剛安定,這北邊大宛三國又不安分了,梓童這懷疑有幾分道理。”
趙後目光一閃,道:“萬歲爺登基二十餘年了,還沒有上過太行山祈福,會不會是這個原因?讓神仙們動怒,降下這些個災禍。” “梓童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皇上決定去太行山祈福。
皇上這一決定,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雖說眾臣已放任皇上了,但是一國之君離京,聲勢浩大,勞民傷財。當然這實話不能實說,隻能用現在四處在鬧水患,水患過後會有瘟疫,皇上乃是萬金之軀,不能以身涉險的話勸阻。
皇上卻道:“朕乃真龍天子,有龍氣護體,得上天庇佑,怎麼可能會有危險?”
燕王知昨日趙後去過勤政殿,知這事十之八九是趙後攛掇的,現在皇上除了聽趙後的話,對那些道長也是言聽計從,頓時計上心頭,道:“父皇不辭辛勞,去太行山為萬民祈福,此乃天大的好事,為免祈福其間出現差錯,父皇不如和道長們商討一下,擇個吉日出發前往太行山。”
“皇兒言之有理。”皇上頷首道。
皇上急著去太行山祈福,把燕王和重臣們打發走,將回春道長請了來,“道長,算個吉日,朕要去太行山祈福?”
回春道長在來的路上,已收到燕王遞來的話,知道燕王要他阻止皇上出京,閉著眼睛,掐指算了算,道:“邪崇出沒,引至災禍頻發,皇上是天子,亦是萬民之主,理當祭天祈福化解災禍,隻是……” 這個轉折,讓皇上皺起了眉。
“隻是錦都乃是國之中心,需天子坐鎮,若是皇上離京,怕是有更大的災禍發生,貧道以為,皇上最好還是不要出京。”回春道長擔心皇上長途跋涉去太行山,死在路上,他的好日子就過到頭了。
“朕不出京,誰上太行山祭天祈福?”皇上問道。
回春道長正要回答,一個女聲插了進來,“陛下可選一位皇子代天子行事。”
“福壽無量天尊,貧道見過皇後娘娘。”回春道長起身行禮道。
趙後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陛下,燕王是陛下的長子,由他代陛下去太行山,最合適不過。”
燕王是嫡長子,膝下有四子兩女,連戰場都去過的,水患也就算不了什麼了。皇上不等回春道長想出法子來,就下旨,讓燕王去太行山,代他祭天祈福。
燕王接到聖旨後,整個人都懵了,這事怎麼會落到他頭上來了?接到回春道長從宮裏送來的密函,方知這是趙後搞得鬼。燕王冷笑,這是想在去太行山的路上除掉他嗎?
七日後,燕王奉旨離京,前往太行山。半個月後,噩耗傳來,燕王途經雁城時,遇流民暴亂,下落不明,生死不知。錦都一片嘩然,沈丹遐亦著急地問道:“老公,燕王是真出事了,還是假裝出事?”
徐朗淡淡一笑,道:“有些事情,意會就好。”
沈丹遐立刻明了。
這事不能言傳,陶氏擔憂不已,去相國寺,為燕王點長明燈,求菩薩保佑他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