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無法挽回,不如得過且過,於是乎,幾個從震撼中清醒過來的老家夥,默默無語的開始動手,暗自想著,自己有多少年沒有幹過這種差事了;
雲長老在安撫好小老鼠的情緒之後,作為起源人族碩果僅存的老壽星,他雖然修為不高,但是經驗卻很豐富,跟奇葩的熊孩子一起,指揮著眾人忙活;
一番折騰之後,眾人圍著篝火,吃著烤肉,喝著肉湯,重新體驗了一把往昔的激情,吃了一頓滿載回憶的豐盛晚餐;
期間,因為食物不夠,青鸞鳥甚至主動去捕獵,帶回來兩條大蟒蛇,後來大長老他們,也是童心大起,一個個先後出動,將山林弄的雞飛狗跳的,帶回來許多的獵物;
再後來,在無良熊孩子的提一下,幹脆弄了個篝火晚宴,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了個痛快;
幾個孩子最歡實了,現場除了熊孩子以外,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小奶娃兒了;
尤其是吃飽飯以後,眾長老在一邊話家常,其實是在猜測,熊孩子的天賦資質,幾個孩子在一塊兒玩兒鬧,熊孩子跟小奶娃兒的極品對話,再次讓眾人忍俊不禁,熊孩子的惡行,暫時也被他們有意無意的,拋諸腦後了;
吃飽的熊孩子,一把將小奶娃兒抱過來,讓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學著大人們的口吻,有模有樣的教訓:
“哎!熊孩子!”
熊孩子刮了刮小奶娃兒的鼻子。
“咿呀!咿呀!”
小奶娃兒張牙舞爪的表示不滿。
“你說說你呀,啊!每次都是你偷偷跟著,不讓你跟,就跑回去告狀,誰教你的!太壞了!”
“咿呀!咿呀!”
“哎呀!咋滴!說你你還不服氣了!”
“咿呀!咿呀!”
“嘿!小樣兒!小小年紀就這麼壞,長大了還了得!”
“咿呀!咿呀!”
“哼!再敢有下次,看我怎麼收拾你!”
“咿呀!咿呀!”
“以後不許吃肉,不準......”
“咿呀!咿呀!......”
......
眾人無語的看著倆孩子,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木有,聽懂對方的話,隻覺得挺有意思的,眾長老一臉欣慰的看著,聽著,想著:這熊孩子,他那些話,用來說他自己最合適!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年輪悄轉,韶華暗逝,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不知不覺,熊孩子已經在起源聖地,足足折騰了三年餓了,三年的時光,讓這裏的長老,對熊孩子,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恨他,是因為:
自從那次篝火晚宴之後,所有的孩子徹底淪陷,被邪惡的熊孩子蠱惑了,加入了調皮搗蛋,惹是生非的隊伍,偷雞摸狗,雞鳴狗盜,屢教不改,甚至日益猖獗;
一年前,最後一個純潔的孩子,年齡最小的小奶娃兒,也拋棄了眾長老的美好期許,跟在了熊孩子的身後,跟他學習順手牽羊,潑皮無賴的本事;
神奇的熊孩子,雖然眾長老不知道,他的天賦資質具體是什麼,但是卻漸漸明白了他的神通,隻要是被他惦記上的東西,就沒有他順不走的,不管你布置了多麼高明的結界,哪怕帶在身上也不行;
愛他,是因為:
雖然他經常帶著小團夥兒,四處偷東西,拿去開小灶,但是,卻不會太過分,他拿的東西,最多不會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拿多了,就死定了),所以,眾長老除了最開始會罵兩句之外,後麵習慣了,也就任由他去了,或者不了了之了;
當大祭司發現熊孩子睡前幫他蓋被子(想確認他睡著了,偷偷出去玩兒)以後,就再也沒有罵過他了,反而還很疼愛他;
當大長老有一次,發現在下雨的時候,熊孩子幫他收衣服(想要晾衣服的竹竿),也開始對他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