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喜歡8(1 / 3)

蘇若言扶了一把, 這才讓韓爭明免於摔倒的麵命, 這老爺子剛剛站穩就迫不及待地看向蘇若言放在一邊的塑料水桶, 扒在外頭看裏頭的魚, “這, 是桃花魚?”

“是啊, 韓伯伯你認識?”

“認識認識, 多少年沒有見過了,這是個好東西,哪裏弄到的?”

“就在旁邊那條河。”蘇若言往南邊一指, “我昨天在河裏麵下了一網,今天收起來就抓到一條桃花魚和一條很小的鯽魚,我把鯽魚給扔到河裏麵去了。”

“你這一條桃花魚也做不了什麼菜, 賣給我吧, 我給你五十塊。”

蘇若言好笑地看向韓伯伯,“賣給你, 這一條小魚你也做不了什麼啊。”

“呃, 我可以做點兒湯, 好多年好多年沒有吃過了, 都快忘記這個味道了。”

“韓伯伯, 要是下次來我抓到了桃花魚多的話就分給你, 這條魚我是帶回家燉湯給家裏人喝的,他最近工作辛苦,需要補補。”就算是五百塊他也不會賣的, 千金難買心頭好, 秦承宇就是他的心頭好,那給他的一切都是無價之寶。

韓爭明戀戀不舍地收回目光,不能夠再看了,再看眼珠子掉裏麵他就想要把桃花魚搶回家了,“桃花魚最好還是垂釣比較有樂趣,它們很聰明,用網捕撈它們會躲開。放魚鉤下去的話,釣餌最好用糯米飯泡點兒米酒上去,它們喜歡這個味道。”

“韓伯伯是釣魚的行家啊,怎麼釣桃花魚也知道。”

韓爭明摸著下巴笑了起來,“談不上行家,就是喜歡釣魚而已,怎麼釣桃花魚還是小時候聽長輩說起的,一直記在腦子裏沒有想到會用上。”

“謝謝啦,韓伯伯,現在日頭大了你快回去吧,把聯係方式給我,桃子成熟了我打電話給你。”

“行行。”韓爭明也不再逞強,要是有個好歹,活著的時候怕是就吃不到桃子了。

交換了聯係方式,兩個人邊走邊說話往家裏麵走,韓爭明租住的地方還要走一會兒,蘇若言看著他往前走了一段路之後才返身開門回家。在水桶裏麵放了些靈泉水,秦承宇晚上才回來吃飯,這條魚先放在桶裏麵養著。

…………

下午三點左右,吸收了一日陽光的桃子轉紅成熟了,數量還挺多,有三千多斤,相當於一畝地的產量,韓爭明帶著幾十斤桃子高高興興的回家了。沒有想到第二天就帶著自己的釣竿又上了山,蘇若言的桃花魚勾起了他對釣魚的濃厚興趣,每天早晨或者傍晚的時候都能夠看到他坐在小馬紮上釣魚,這麼一坐,沒有人說話、沒有電視看、沒有wifi信號,就拿著本書,偶爾提提釣竿,也不知道其中的樂趣在何處。

釣魚的樂趣蘇若言不知道,他對參加八月G省省城的“夏季水果論壇”倒是特別感興趣。起先他還擔心果園裏麵的桃子成熟得過快,他趕不上八月第一個星期舉辦的論壇,現在完全無需擔心,還有三四畝地的桃子沒有成熟,他完全可以在其中挑最好、最大的桃子參加。

臨近論壇開幕的時間,他就對挑中的幾棵樹進行重點養護,每天都去澆靈泉水,得到了靈泉水的滋養,那幾棵樹上的果子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竟然又長大了一圈,其中有幾顆看個頭有六百多克的樣子了,簡直就是桃子中的巨無霸。

就連有著多年從業經驗的三爺爺和經營過果園的張強也是驚歎連連,直呼果園裏麵的果樹變異了,讓蘇若言別把這幾棵桃子給賣了,吃了桃肉之後看桃核的情況,如果這種特性能夠穩定遺傳下去的話,以後就有巨無霸桃子賣了,

蘇若言聽了也隻是跟著點頭,但他心裏麵明白,果樹之所以產生了變化,是因為靈泉的作用;果子之所以在即將成熟的時候又再長大,也是靈泉的滋養。沒有了靈泉,一切都是枉然啊。

他關心的還是自家後院的花缸裏頭,那幾棵蟠桃果核的發芽情況,昨天秦承宇路過的時候見到有小芽從泥土裏冒出了頭,告訴他之後他就立刻蹲到了花缸旁邊去看。

看細嫩的小芽還真是看不出是什麼東西的幼苗,不扒開泥土完全不能夠確定是桃核發芽了還是不知道哪裏來的草籽兒飄了進去發芽的。但是扒開泥土吧,又怕傷到了植物的根,蘇若言現在是忐忑和焦急當中。

“小言,收拾好了嗎?”

“行李啊,收拾好了,反正也不會去幾天,我帶了個20寸的小箱子。跟我一起去省城不耽誤工作嘛?”

“不耽誤。”秦承宇把蘇若言從地上拉了起來,接住撲到懷裏麵的小家夥,就知道會來這一招。

蘇若言抱住秦承宇“嘿嘿”一笑,“都有防備了啊。”

“那是當然。”無論是蹲在地上,還是坐在沙發上等等,隻要一拉蘇若言,他就會借力撲到自己的懷裏麵,屢試不爽,秦承宇也從一開始的被動到現在的主動接受,自我感覺完全能夠應付一切突發的小狀況。

蘇若言伸手抱住秦承宇的脖子,噘嘴來個麼麼噠,“我帶你去見我媽,我媽可是大美人,喜歡穩重帥氣的男人,她肯定會喜歡你的。”

“希望如此。”知道自己拐帶了她的兒子,估計蘇若言的媽媽會提刀來見。

他們站在後院裏頭,後院經過改造很有了幾分風雅的味道,像是電影裏麵會出現的秘密私家花園,自家的院子看多了也就不稀奇,在秦承宇懷裏麵膩歪了一會兒的蘇若言拉起秦承宇的手往外走,打開了後院的小門,外麵就是整片蒼翠的竹林。

說好了今天要出來走走的,順便看看竹林裏麵有沒有竹蓀,前兩天蘇若言聽三爺爺說起有村人在竹林裏麵摘到了竹蓀,他對此就非常感興趣。

蘇若言還沒有見到過在地裏麵的竹蓀呢,非常好奇還“活著”的時候,它們長什麼摸樣。

村中的竹林很大,從蘇若言家這兒一直綿延到山上,翻過山脊,有更大的一片竹海,所以這兒不缺竹子,也不缺竹林附帶的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