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一醒來穿越(1 / 3)

掌燈時分, 梁舟趴在自己屋子的窗台上巴巴地往外看。

月色清明, 一匹匹晾曬的布料在月華下隨風搖擺, 看起來頗有幾分仙氣。院落裏掛著的燈籠散發出朦朧的光暈, 照著通往院門的道路, 夏季獨有的熏香味四散開來, 叫人昏昏欲睡。

梁舟想, 英華怎麼還不來呢?說好了過來一起吃晚飯的,結果到現在都不見人影!

梁舟回憶起跟英華相識以來的種種,心中酸甜摻雜。苗家和梁家祖上曾是世交, 後來苗家沒落,離京而去,梁家則做起了布坊的生意, 兩家在漫漫歲月中斷了聯係, 盡管梁母有時候也會提起指腹為婚這樁事,還時不時笑話梁舟在鄉下有個小媳婦兒, 但其實誰也沒把這事再當過真, 直到七年前英華上京。

當時朝中開了科舉, 分文武兩類廣納人才, 英華無門無路, 僅憑一身武藝過五關斬六將拿下了武狀元的頭銜, 當朝天子要封賞英華,除了賜予官職、宅邸還意欲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誰想到英華當庭拒絕了天子並言明自己有婚約在身, 此次上京便有一個目的是來尋找故人的。梁舟那會兒聽說了這個傳聞還哈哈大笑, 覺得英華是個傻子,放著好端端的公主不娶要去找個什麼指腹為婚的對象,結果轉頭人家就備了彩禮尋上門來。

思及當日那浩浩蕩蕩的下聘隊伍,梁舟至今仍覺得不可思議。他那時候年紀小,正是愛笑愛鬧又愛玩的年紀,跟著一群狐朋狗友從外頭回來,還嘖嘖感歎這是誰家娶親的排場,怎麼如此囂張,誰想到順著隊伍一路走卻發現竟然進了自家門。

梁舟當時邁進門去,就見一名藍衣武將威風凜凜地立在自家天井裏,聽得梁舟的腳步聲,他轉過臉來,打量了梁舟一番,露出了溫柔笑容。

“小船,我是英華。”他這麼說道,“我是來接你的。”

當朝風氣開明,但是武狀元要娶個男正妻的事還是很快傳遍了京城,引得人人茶餘飯後熱議非常。梁舟那時候不是不感到抗拒的,再怎麼說他也是個男的,莫名其妙被人家當個女孩子家下聘,怎麼想怎麼過不去,加上他那些狐朋狗友各種嘻嘻哈哈嘲諷挑唆,梁舟便離家出走了。這之後發生了許多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唯獨一點沒有變,那就是英華始終站在梁舟這一邊。

那時英華才得了功名,最苦最累的差事自然都是派給他的,這七年,他多半駐守邊關,偶有回京都是第一時間來看梁舟,平日裏更是鴻雁傳書未曾停過。今日做了什麼,今日吃了什麼,邊關有何趣事又有何風景,英華總是撿一些新奇的好玩的事情說給梁舟聽。軍中有將士歸老,他就托人帶些土特產給梁舟,有時候是邊關野果釀的粗酒,有時候又是當地人手工做的小玩意……梁舟就算是鐵石心腸也架不住英華這般數年如一日的傾心對待,終於還是慢慢地打開心門,任他走了進來。那一年,梁舟家的染坊有一批布料要送去邊關城市,這種事情原本不必他親自去辦,梁舟卻找了個借口,親自送了過去。他想去看看,看看英華嘴裏說的大漠黃沙,也想去嚐嚐,嚐嚐那滑嫩可口的羔羊肉,醇香濃鬱的馬奶酒……梁舟給自己找了諸多借口,但是最後不得不麵對自己最真的本心,他想去見見英華。

憶起當初兩人第一次在星河底下的曠野上親吻,梁舟至今仍是會臉紅心跳。就是在那時候,梁舟下定了決心,他要和英華在一起,再也不分開。

時間流轉,七年一晃而過,英華述職回來,他告訴他,打算再也不走了。

世人都道功名好,梁舟其實也考慮過為英華放棄京城的一切,遠赴塞外。然而英華卻掛念他在京城有父母親戚,情願放棄自己多年征戰,唾手可得的官位,去做一個田舍翁,這讓梁舟心中既是甜蜜又有那麼一絲絲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