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雨不歇的劈啪聲中,謝婉夕好像聽到一陣極輕的聲音,輕盈空靈。等當她想仔細分辨是什麼聲音的時候,那聲音就如同一陣清風,消失不見,宛若幻覺。那少年明顯也聽見了那聲音,卻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迅速與那老者對視一眼,兩人都點了一下頭。那一眼快似閃電,謝婉夕還未注意到,便已消逝。兩人便未推辭,跟著謝婉夕進了屋子。謝婉夕先把他們讓到偏房,也好讓他們整理一下,換下濕衣服。不多時,那一老一少都換了幹淨的衣服,出來向盲婆婆、謝婉夕道謝。
盲婆婆倒是客氣,問道:“先生從哪來?要到哪裏去啊?”
這本是一句客氣話,可不料聽到盲婆婆這話,那老者臉色頓時沉了下去,道:“亂世之中,天下雖大,卻無處安身。從何處來,該往何處去又有什麼分別呢?”聽著語氣甚是蕭索。兩個年輕人尚不覺得什麼,隻是老者這話勾起了盲婆婆的心事,盲婆婆也歎息了一聲,接著說:“誰說不是呢。老婆子這把年紀,已經是無所謂了。隻可憐了孩子們,也被卷進這亂世中,沒個安生。”此言一出,氣氛便有些沉悶。
謝婉夕與那少年對視了一眼,那少年開口道:“大亂之後,必有大治。若此番戰亂之後,天下能得遇良主,卻也是蒼生之福。”那少年不過十八九歲的年紀,生的劍眉星目。盲婆婆雖不見其人,隻聞其聲,但聽其話音,便知這少年定不是等閑人家的兒郎,便開口讚道:“這位公子小小年紀便有這般見地,實屬不易,定是詩禮簪纓人家的少爺。不知到這荒山僻野中來所為何事?”
那少年聽盲婆婆這樣說,知道盲婆婆已是對自己一行起了疑心,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撩袍子跪了下來:“實不相瞞,晚輩這次正是為了老夫人的孫兒而來。”
盲婆婆眉頭深鎖,冷笑一聲:“我們家這女孩兒養在深山之中,是怎麼跟公子這樣的人家結識?老婦人還真是不明白了。”
那少年忙說:“老夫人誤會了。晚輩隻是想問一句,老夫人娘家可否姓謝?這位妹妹是否芳齡二八?”
盲婆婆聽聞此言,如護仔的母鷹,騰地站起來,厲聲打斷少年人的話:“你是何人?!”
那少年並無懼色,恭恭敬敬地答道:“晚輩姓陶。”便再無解釋。
盲婆婆聞言,神色變了幾變,喃喃道:“陶家人?你是陶家人?不想躲了十六年,躲到南峪這荒山僻壤,竟還是被你們找到了。”麵上不知是欣喜還是哀傷。
“晚輩是陶家三子,奉家中長輩之命,與幾位兄弟一起出來尋找妹妹。天幸,竟在此處遇見了妹妹。這兩年來輾轉周折總算今日得報。”原來這少年名叫陶青豫,字丘辰,寧晉江州龍裔陶家人,少時便有才名,十幾歲便憑一筆好文章、一手好字名揚寧晉。“江文狄武”中的“江文”指的便是這江州陶青豫陶丘辰,隻是寧晉世家公子為何會在南峪國這偏僻的山林中出現,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