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兒時的那份溫暖,記憶猶新1(1 / 1)

剛出生的我有6斤8兩,抱著挺沉的一個孩子,白皙的皮膚,全身肉感十足,被街坊們一摸一個笑,因此,我順理成章的便成了長輩們心目中的“活寶”。

我家是住在一條老街上,各家各戶的鄰裏關係都挺不錯,也從未聽說他們之間產生任何大矛盾。

到了飯點,但凡哪家做了什麼好吃的,就會互相走動去瞧瞧,順帶吃點;今天這家買個新涼椅,吆喝一聲大家去坐坐;明兒個誰家娶媳婦兒,全街的都去朝賀一番。諸如此類的事情,多不勝數。

這不,張叔今兒晌午就做了一大盆燒白,滿臉笑容的站在屋門口,扯著嗓子大喊一聲,“要吃的快來喲,今天做的燒白,不肥不瘦,味道好哦。”這喊聲,可說是猶如轟雷貫耳,各自停下手裏的活兒,紛紛奔去他家,待品嚐到一片肉之後,讚不絕口的才悻悻離去。

長此以往,大家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悠閑,和諧,且溫馨,沒有大吵大鬧,亦沒有勾心鬥角,因此,安逸的生活,幾十年了,也沒有誰搬離這片老區。

耳邊一直回蕩著母親的一句話,貼心且溫暖,“孩子,咱們家雖沒啥錢,但我和你爸一定努力工作,多攢錢,讓你能正常上學,至於衣服之類的,是身外物,對吧。”

父親則適時的笑了笑,“同誌,要正確對待。”此刻,全家人都笑了。

孩提時,衣服雖不是全班最漂亮的,款式不是最新潮的,卻是全班最幹淨的。

“勤洗澡,勤換衣,穿得幹淨整潔去學校,就行了,你說是吧。”當下,我重重的點頭,以示同意。這讓我挺開心。

父母都是工人階層,廠裏很辛苦,每天都忙碌到晚上,而且還經常性的加班,以致於天黑才回家。

而我放學回家後,則都是一個人,自己喝點涼開水,就著兩片泡菜先打個底兒,餓著肚子必須耐心的等他們回家。

此時,必須趕緊做作業,因為還有自然光,不需要開燈。

如果天色漸黑,隻好開燈,平日裏,為了給家裏省電,能不開燈就不開。

在昏黃的小台燈下就開始做作業,做完作業後,也不想看電視。

電視機是黑白的,還有天線,隻能收到幾個清晰的頻道,其餘的是雪花屏幕。

偶爾會等得趴在睡著了,等父母回家已是深夜,我就那麼傻傻的餓了一晚。

每個月發工資後,母親總是將錢按需分為幾份,兩人總共四五十塊錢,錢就這麼多,母親卻能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絕對保證我每天的牛奶,我記憶猶新的是,那時喝的是‘xx奶粉’,綠色袋子,很簡單的包裝,口感卻完全比擬現在某些高大上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