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跋山涉水的各種車輛目的地隻有一個,那就是九寨溝,造物主讓朝聖的路途充滿艱辛,使我們真正讀懂了什麼叫“層巒疊嶂”什麼叫“萬水千山”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路有多長,水就有多長。
望著道路兩旁的瀑布、湖泊、溪流、江河、或清或濁、或闊或狹、或涓涓或潺潺、或湍湍或滔滔……
然而莫老還給我們這一車的人當起了臨時導遊,一邊遊刃有餘的駕駛著車子,一邊十分詳細的向我們介紹著,遠處的嘉陵江、岷江、碧江、涪江、白水江纏繞著沿途的秦嶺、岷山、杜鵑山……
如果說水是山的新娘,想必山也曾經是****臂膀的精壯漢子,因為有了水,山就柔媚了許多。
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氣候也變得越來越涼,依稀還可見汶川地震留下的痕跡,以及全國各省市援建工程隊忙碌的身影。
當身邊的水變的如空氣一樣透明,當周圍的空氣變得清新如水的時候,九寨溝就到了。
入溝愈深,出世越遠。
眼前的一些,用任何華麗的辭藻都顯得蒼白無力,所有生動的比喻都顯得牽強造作,我們就象誤入武陵源的漁夫一樣,隻能緘默其口,感歎不已,卻又無法準確的形容、詮釋,還原九寨溝的奇幻之美。
這就是九寨溝,大自然的最後一塊模板,湛藍的天、潔白的雲、亦真亦幻的陽光、聖潔的雪山、墨綠的森林、不同葉綠素的水生植物群、富含礦物質的湖水、微黃的葦草……五彩的池子比王母娘娘的瑤池更漂亮,與周圍的景致交相輝映,在陽光下閃耀著絢麗的光彩。
這種特殊的感官視覺,讓你的內心感到無限愉悅和舒暢。
正當我們一車人,沉浸在九寨溝那美輪美奐的景色之時,莫老卻毫無遮攔的訴說起他年輕時遊玩九寨溝的一些陳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