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姐不需要(1 / 2)

祁南心裏這股子酸爽,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

誰說年輕人都健忘的。

暑假裏鬧的那些事情,她以為開學之後同學們不會記得多少。

她這剛被報紙觸動,也就是那個貧困地區婦女跟女童現狀的報道,還有那個“這條小魚在乎”的事例。

因為對這一點,她實在是太有切身體會了。

雖然現在她能力有限,但如果隻是青成鎮這幾個學校,要設立一個獎學金並不難,她們能夠做的有限,但正如那個小魚的例子,誰知道這是不是改變了那個人的一生呢。

拿青成高中來說,許多女學生讀著讀著書,就不來學校了。

輟學的大部分都是女生,理由五花八門到讓人難以想象。

什麼家裏的弟弟要上學了,家裏沒有人照顧不行,什麼哥哥要娶媳婦了,自家嫂子不同意這麼大姑娘還讀書,讀那麼多的書有什麼用,什麼現在剛好有一個合適的對象,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趕緊嫁過去得了。

遠的不說,劉招弟就是個例子。

就是沒有鬧出野炊那麼一出,他們家也不會讓她再讀書了,聽說找了個當兵的對象,著急忙慌的就結婚了。

她那個媽媽還在村子裏大肆炫耀,人家聽說是讀過兩年高中,立馬就中意了,當時她多麼的有遠見,讓她去讀書……

祁南不知道自己該悲哀還是如何,但農村輟學的孩子,女生比男生多太多,甚至連她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妥,反正周圍的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她還記得之前有個同學,一個明明各方麵很是優秀的女生,弟弟完全不是讀書的料,但是她隻是讀了高一,就再也沒有來過學校,出去打工給弟弟存學費,存娶媳婦的錢了。

這還是幸運一些的可以讀到高中,更多的小學跟初中就輟學了。

祁南感覺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能耐改變太多,但她們幾個商議過了,至少,能夠做一點,就做一點。

於是決定設立了一個獎學金,至少優異的女生可以有一個途徑,為自己的未來爭取一下。

他們青成高中的女生,也可以多一種選擇。

時間太短,思慮不是太過周全,也並不想讓這些自尊心強的孩子,由此感到自卑。

祁南她們找到的是學校,葉明湛也說過學校裏的事情可以找潘校長,這事情也算是沾邊,實際上,學校每年開學前都會家訪,那些再也不能來上學的孩子,讓他們也感覺到沉重。

祁南最是看不習慣的是,前世看著的那些報紙或者電視,隨意地帶著一個貼著“慰問金”的信封,扛一袋子米、一桶油,美其名曰地慰問。

擺各種姿勢拍照,甚至還要對慰問的人進行采訪,絲毫沒有顧及那些人麻木得有些空洞的眼神。

難道就因為他們窮,就可以被肆無忌憚地如此打擾嗎?他們就連最起碼的拒絕都沒有辦法做到嗎?窮原本就已經壓彎了一家子的脊梁,還要被如此廣而告之嗎?

實際上信封裏不過區區兩百塊錢,實際上那麼點米根本沒有辦法改變哪怕一點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