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件事情,姬乾傲樹立了威信,如今,姬乾傲不想周世平離開,可是,他明白,周世平最終是要離開的,不會在中原很長時間,從目前的形勢看,周世平可能會慢慢脫離朝廷,將事情交給自己處理。
姬乾傲沒有想到,這一日來得很快。
中興元年10月,在毫無征兆中,周世平辭去了右丞相職位,推薦蔣鬆華出任右丞相、姬羋頊出任左丞相。
不要說皇上,滿朝的大臣,都很吃驚,如今,大周尚未恢複,不知道周世平大人為何要辭去右丞相職位,皇上更是苦苦挽留。
唯有蔣鬆華和姬羋頊明白周世平的意思,蔣鬆華單獨覲見了皇上,兩人之間的對話,讓皇上明白了很多。
“蔣大人,舅爺爺要辭去丞相職位,你去勸勸,朕離不開舅爺爺啊。”
“皇上,周大人是不會留在中原的。”
“蔣大人,這是為何?”
“皇上,您已經繼承大統,皇上應該記得,在倭國的時候,皇上遊曆了一年有餘,周大人與皇上說過很多的事宜,皇上的很多見解,周大人是深深讚同的,而且,皇上親身體驗了倭國之變化,對倭國之政務,有了很深的了解,如今,周大人助皇上繼承大統,怕是要皇上力挽狂瀾,治理好大周。”
“蔣大人,這些道理朕明白,可是,如今朝野上下千瘡百孔,田野之中,仍舊有流民忍饑挨餓,各省官吏考核尚未完全結束,此乃是關鍵時候,舅爺爺怎麼能夠離開朕啊。”
“皇上,周大人這麼做,煞費苦心啊,值此為難之際,皇上應勵精圖治,大膽施手,臣以為,周大人遲早是要離開大周的,不過不是現在,周大人辭去丞相之職,是想著皇上能夠抓住時機,啟用人才,將朝廷大臣控製在手裏,這樣,皇上日後方能大展鴻鴻圖啊。”
“蔣大人,朕知道了,可是,朕身邊缺乏可用之人啊,除了蔣大人、皇爺爺,朕身邊暫時無人可信任啊。”
“皇上,各省清查之情況,大都結束了,此次清理,恐怕有大部分官吏職位空缺,那些依靠錢財獲取官職的官吏,此次都屬於清退之列,皇上可趁此時機,開恩科,取中原俊傑之士,為朝廷效力。”
“朕明白了,蔣大人言之有理。”
中興元年11月,皇上頒發聖旨,擬於中興2年5月開恩科。
聖旨下,大周朝野震動。
大周各省清查官吏、收繳耕地的事情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很多的商賈,為了身家性命,紛紛退出了購買的耕地,省、府、州、縣空缺了很多官吏,誰都明白,這是皇上在招攬人才,不少滿懷學問的貧困子弟,喜出望外,機會就在眼前,隻要能夠考取,前途自是不必多說的。一時間,大周各地的學子,紛紛苦讀。
朝廷5月開恩科,故各省必須於4月以前完成府試、鄉試,吏部、禮部派出大量官吏,赴各省督促考試,於是,從中興元年12月開始,各地的考試就開始了。
周世平雖然辭去了職務,不過,他並不是完全放手了,李婉和姬晴怡、周延平的來信,他已經收到了,李婉和姬晴怡是催促周世平早日回到倭國,周延平是告知倭國如今之局勢的,因為周世平再次進入中原,倭國和大周之來往更加頻繁,很多的商人、甚至是學子,趕赴倭國,有的是去做生意,有的是去體驗倭國之繁華。
穆天賜之來信引起了周世平的思考,穆天賜想著回到中原,畢竟,穆家的根在中原,在倭國,周世平依舊限製了穆家的壯大,經過了這次搬遷,穆家元氣大傷,財富極度縮水,已經沒有原來的氣勢了,周世平明白,穆家有大量的人才,大周這些年快速衰落,與穆家搬遷亦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周世平是明白這些道理的,如今,穆家要求部分搬遷回中原,應該說,對於振興大周的商貿,增加朝廷的賦稅收入,是有很大好處的,如此一來,倭國肯定是要受到影響的。這次,為了幫助姬乾傲,幫助周宗平和周怡慧,周世平是花費了大量心血的,僅僅是錢糧開支,就是很大的一筆,而且,從倭國帶來的10萬將士,目前看,亦不可能回到倭國去了,倭國20萬將士,抽調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