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陽和劉東生是大學同學,當年一起就讀東洲師大。劉東生讀的是政治思想教育專業,而陳東陽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專業名稱讀起來很長,但是東洲師大的學生都會把它簡化為:政教或者中文。
陳東陽是東洲市椒縣人,椒縣是一個僅不足三十萬人口的小縣城,但是辣椒種植業曆史悠久,辣醬,香辣油行銷全國,故此命名為椒縣。
陳東陽當年從椒縣一中考入東洲師大也是極其不容易的,那時,大學還沒有擴招,能考上大學在縣裏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到了東洲師大中文係以後,由於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口才,又很快被係裏選為中文係學生會的主席。在東洲師大四年裏,陳東陽一直是校園的風雲人物。人長得帥氣,口才好,組織能力高,歌唱的也很有流行歌手的範,尤其是寫得一手好文章。那時的陳東陽意氣風發,文人的傲氣傲骨都有,不會輕易的看得上哪一個人,更不會輕易的去結交哪一個人。
劉東生卻是一個例外。
劉東生是陳東陽鄰縣---燕趙縣人。自古燕趙多慷慨悲壯之士,那片燕趙大地培育過許許多多豪傑之士。在陳東陽看來,劉東生就是其中一個。
劉東生高中就讀燕趙一中,在高中時期就開始展露文采,組建過“春草”文學社。尤其是擅長詩歌,那時候可了不得,詩人,都是少男少女崇拜的偶像。老師寵著,同學敬著,把劉東生當寶貝一樣。陳東陽的傲氣是到了東洲師大才慢慢的養成,而劉東生在中學就傲氣淩人,目高於頂了。
陳東陽是中文係的學生會主席,而劉東生在高三那年獲得了‘省級三好學生’,到了東洲師大很快就被係裏選為政教係學生會主席。中文係和政教係都在文科樓,兩個係聯誼較多,兩個人自然很快也就認識了,不過,都是自我感覺很牛的人,所以隻是認識,誰也沒有把對方當做一回事,誰也不會主動的去結交對方。
讓陳東陽對劉東生真正成為朋友的是入學半年後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春節開學後的一天中午,那天的陽光很燦爛,春天氣溫回暖的很快,陳東陽和本班的幾個同學死黨在體育場踢了一節課的足球,雖說,還在冬末,但是幾個人都是大汗淋漓的,等看到體育場旁邊通向第一餐廳的路上同學們陸陸續續的去買飯,幾個人都感到饑餓了。
大學男生很少有人起得早早的去吃早飯,都是睡到上課前幾分鍾才匆匆忙忙的起床洗臉,直接去教學樓上課。
陳東陽和幾個同學可能是真的餓極了,一路奔跑著向第一餐廳衝去。
到餐廳門口,陳東陽不小心和打飯出來的朱曉斌撞在一起。這個朱曉斌是東洲市區的,爸爸是市裏的人事局長,媽媽是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外科主任,家境好,人長的也帥,從小在少年宮學習傳統武術,到考大學的時候,文化課落下了許多,隻好按傳統武術專業報考。那時,中國的大多數家庭都比較貧窮,能專門學習武術的極少,應了古人說的窮文富武那句老話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朱曉斌毫無懸念的考進了東洲師大體育係。
陳東陽的這一撞擊,讓朱曉斌手裏的飯菜一下子灑在身上,地上。朱曉斌也是在校園裏張揚慣了的一個人,隨口就罵:他媽的,沒有長眼睛啊?陳東陽本來是要道歉的,畢竟是自己不小心把人家的飯菜碰掉了。可是朱曉斌這一罵,立刻激起了他內心深處的傲氣。抬頭看是朱曉斌,知道他是東洲市區的,本來縣裏農村來的學生就看不慣市區孩子的那份張揚,更何況陳東陽不僅僅來自農村,而且家庭極為貧困,內心深處隱藏的自卑往往表現為極端的自尊,於是,陳東陽也收起道歉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