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羅見淩景曦忽地一改前狀,如癲似狂,心中吃了一驚。但他心係師妹,雖然淩景曦先前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他也不予理會,隻是拱手道:“前輩一言九鼎,晚輩已練成‘少陰雷’,還請前輩還我師妹自由。”
淩景曦興奮之下,猛地一拍森羅肩膀,大笑道:“小兔崽子,又不是要入洞房,猴急什麼?”森羅聞言,臉頰一紅,頗覺尷尬。淩景曦又道:“放心吧,本大爺願賭服輸,等下便喚醒你師妹的元神,隻是在那之前,我還有些話要問你。”
森羅喜道:“前輩請講,晚輩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淩景曦問道:“你先前說自己從未學過道法,我現在信了。換個問題,你師門所傳授的道法,你究竟會不會?”
森羅聞言一怔,淩景曦這一問看似無甚區別,實則內有乾坤。他遲疑一陣,終於道:“前輩明鑒,晚輩的確已經通曉本門道法。”
淩景曦笑道:“那便是了,你修為頗深,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先前隻道你是有過什麼機緣,或是單純仗著天賦異稟,自己學了不少,但現在我明白了,你的天眼並非自己修煉出來的,而是天生就有,是也不是?”
森羅沉吟一陣,終於下定決心,道:“晚輩雖未曾修習道法,但也曾聽家師言道,上古之人,雙眉間都有第三隻眼睛。這隻眼睛與別不同,不僅上仰須彌,下觀芥子,蒼穹天地莫不盡收眼底,更有翻江倒海,通天徹地之大能,亦是人之魂靈精魄與天地相通的樞紐。可是到了後來,不知為何,這隻眼睛從人的額前消失了,與那些不可思議的潛能一起深藏於腦內。如今之人修道,其實便是探索出開通天眼,發掘自身潛力的法門。據說道行高深之人,天眼若開,便可見微知著,將天地奧妙一覽無餘。森羅從未想過自己能夠打開天眼,隻知自小開始,我眼中的人和世界便與他人所知不同,平時倒還罷了,若是有人在我麵前舞劍練氣,我便能看到他們身上有數道光線,沿著周身經脈運轉,以前聽景曦描述她練氣內視時,倒是與這情形頗似。後來,我一時興起,試著按照他們身上那些光線的運行規律,想象著自己身上亦有同樣的情形發生,日子久了,就發現自己也有了法力。”
淩景曦點點頭,嘴邊的笑容仍是收攏不住,道:“這便是了!你初學‘少陰雷’,竟能舉一反三,輕易造出‘少陽雷’,這件事已不僅僅是悟性高便能解釋的了。要知‘靜霆訣’從‘少陰雷’學起,隻因人類肉身以陽為主,但初學者功力不純,陽中有陰,是以隻能達到‘少陰’的境界。‘少陰’之後,再進一步錘煉自身,修煉純陽之力,練成‘太陽’。‘太陽’之後,再修‘太陰’,陰陽之力俱備,才有辦法顛陰倒陽,催生‘少陽’。‘四象’修完,才可更進一步錘煉功力,修煉‘兩儀’。若是‘兩儀’也修到大成,便可隨心所欲地催陰生陽,創生‘八卦’,練到這一地步,便達到了剛柔相濟,水火相容,不滯於物的境界。到了此時,修煉者已可隨心所欲地用陰陽之力催生八卦,甚至創造生命。在昆侖山,隻有一人達到了這個境界,而‘八卦’之上的‘太極’之境,至今也隻能是傳說,從無人能練成。‘太極’乃萬物之本,掌握‘八卦’之人幾以能操控世間一切,但仍脫不了‘道’的束縛。‘道’便是理,便是掌管天地萬物生成和運行的‘律’。修成‘八卦’之境的人,充其量隻是能在‘道’規定的範疇內為所欲為,而修到了‘太極’之境,便是超出了‘律’的束縛,成為曠絕古今,超越一切,全知全能,萬知萬能的真祖。對他而言,‘道’不過是他一個微不足道的念頭,三千世界,於他亦不過南柯一夢。”
森羅聞言,訝道:“這……這說的難道便是傳說中開天辟地的盤古?”
淩景曦笑道:“傻小子,莫跑題了。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回到你身上。‘靜霆訣’知易行難,皆因人體亦是‘道’的造物,你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毛孔的呼吸,其中‘律’的運算便大到超乎想象,正是這些難以計算的‘律’組成世間萬物。你自己,便如一座層層疊疊的萬丈高塔,而每個不同的‘律’則如一塊磚頭,將你的‘存在’牢牢地固定住。這層高塔,若想挪動任何一層而不致整個崩潰,必要經過無比精密的運算,將這些磚頭一點一點地轉移到相應的位置,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你卻不同。你的身體,便是傳說中萬年難遇的‘修羅之體’,不僅天生便擁有‘天眼’的潛能,更能比普通人,甚至是修為頗高的仙人更加自如地驅使‘太一’。‘太一’便是‘律’,便是世間物質的基礎。盡管這份潛能依然要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發揮出來,但這份天資,已經是讓無數仙人夢寐以求的無價之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