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斌安靜地聽著他們說話。他悄悄仰頭看向袁寧,覺得比自己高兩個頭的袁寧那麼地可親、那麼地好看,怪不得福利院其他人聽說袁寧要過來都那麼期待。
福利院離家比較近,袁寧忙完後回家一趟,看看薛女士她們。
章先生正巧也在家。章先生已經從章修文那得知華大附中發生的事。自從袁寧來了以後,章先生漸漸習慣了這時不時發生的意外。
那棟新宿舍樓倒塌的原因是中間伸手的人太多,從上邊批款的人到底下監工的工頭都刮一層油水,最後用到新宿舍樓上的隻剩少得可憐的一點點——這可憐的一點點還得用來做麵子工程,裏子自然顧不了了。
袁寧乖乖向章先生問好:“父親!”
章先生說:“處理完那孩子的事了?”
袁寧點點頭。他說:“希望他能適應福利院的生活。”
章先生覺得應該沒問題。在袁寧他們這幾年的努力之下,他們東區的福利院條件可以說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不少外地考察組過來都會去轉悠一圈,學習一下它的模式。章先生說:“我現在需要你做一件事,你考慮一下要不要做。”
袁寧訝異:“什麼事?”
章先生說:“你吳老先生和他孫女的事,還有這次這孩子的事,把文字資料和照片資料交給我。我會讓媒體陸續出一些報道。”他頓了頓,“現在是開學月,我需要點輿論助力把一項新政策推行下去。這兩天給我可以嗎?”
袁寧愣住了。他說:“是什麼政策呢?和小斌他們有關係嗎?”
“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免除中小學學雜費。”章先生說,“上次上麵已經通過了初議,答應可以先在我們省內試行。不過這必然會大大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如果推行不順利就沒辦法普及到全國。”
章先生從來都是手段強硬的人,一向不會考慮輿論與阻力。但在看到福利院從光靠政府支持艱難維持的模式過渡到幾乎可以靠社會關注獨立運作的新模式之後,章先生決定把腳步放慢一些,先把輿論和人心抓住了再大力推行——否則這個出發點是想惠及民眾的政策很可能會變成某些人用來謀取私利的工具。
不管是吳溪筆的重現,還是這次塌樓事故裏死去的拾荒者父親——都可以讓群眾更關注教育這一領域存在的問題與短板。
事實證明群眾不是聽不懂道理和政策的,隻是聽不懂假大空的道理和政策。
章先生繼續向袁寧解釋:“對於鄉鎮、農村教育建設會開設綠色通道,保證師資和其他資源充足。這幾年我已經讓人針對這方麵的情況搜集到足夠多的資料和數據,暑假時我也帶你大哥去下麵跑了整個假期,實地考察過省內大部分鄉鎮的情況。”
袁寧呆了一下。
原來父親和大哥暑假下鄉調研是在忙這個啊!袁寧眼眶熱熱的,鼻子也酸酸的。他會被二嬸送給章家就是因為二嬸送不起他念書,父親什麼都沒說,這幾年卻一直在做準備——
一直在為改變那一切做準備。
袁寧撲進章先生懷裏,緊緊地抱住章先生。
眼淚悄悄地往下掉。
章先生極少和人親近,被這麼一抱有些不太適應。他頓了頓,伸手拍拍袁寧的背,繃著聲音說:“都十歲的人了,別動不動就哭。”
袁寧吸了吸鼻子,眼淚還在往外冒,心裏卻滿滿的都是高興和歡喜。
父親和大哥真像呢!
連繃起臉假裝教訓人的時候都這麼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