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1 / 3)

挑戰賽和決賽都在首都進行, 對袁寧來說倒是省事。黎雁秋是首都棋協的領隊, 他早聽說了袁寧與韓家的事, 這段時間默契地沒讓袁寧去找他。再見麵, 他仔細觀察袁寧, 發現袁寧神色一如往常, 也就放下心來。

這小孩看著軟和, 實際上卻很有氣性。黎雁秋微笑和袁寧打招呼,袁寧也乖乖喊“黎學長”,兩個人之間一如往常, 不會太親近,但也不會太疏遠。

韓家的行動非常迅速,不到兩天袁寧就聽到韓盛進了監獄的消息。在韓盛成年之前都會在與其他犯人分開服刑, 等他成年之後才會執行下一步的判決。這隻是韓老爺子其中一個動作而已, 其他的事若不是有章修嚴在,袁寧根本不可能知道。

韓老爺子要動真格, 對韓家一些人動一動刀子了。

這些在袁寧看來已經和自己沒關係。既然韓家願意出麵處理, 又沒有遷怒於章修嚴和章家, 韓家有關的事他們都不準備去管了。

至於黎雁秋, 袁寧也從章修嚴那裏了解到他的處境。黎雁秋母親體弱多病, 本來不該懷小孩, 結果懷上黎雁秋之後死活要留著。於是生下黎雁秋之後身體更差了。

後來因為黎父在外麵花天酒地,黎母鬱鬱寡歡,終於在黎父養著的小情人找上門後病倒了, 沒過多久就去了。黎雁秋當時才十歲, 得知那小情人已經懷著孩子之後威逼利誘拉著她去人流。黎父氣得直發抖,當場就推打黎雁秋。

黎雁秋額上的疤就是那時候留下的。

黎雁秋當時一字一字地說:“你到外麵讓人懷上,我就能弄掉一個。”也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反正黎父至今隻有黎雁秋一個兒子,而且連在外麵都對黎雁秋有幾分畏懼。

袁寧很難把黎雁秋和那樣的過往聯係起來。可是他知道章修嚴不會說謊。

是因為失去了最親的母親,父親又毫無責任心,才會逼得黎雁秋不得不變得堅不可侵吧?回想起黎雁秋與韓闖相處時的情形,袁寧知道黎雁秋是真心把韓闖當成了自己的弟弟。

曾經困在那種處境的人,哪怕隻有一點點的好都能讓他無比珍惜。

袁寧知道了黎雁秋的過去,原本疏遠黎雁秋的想法倒是少了。韓老爺子應該沒有傳言中那麼疼愛黎雁秋吧?要不然也不會讓黎雁秋一個人麵對那一切。

袁寧收回思緒,走入比賽場地。

第一天要先抽簽,袁寧被分在第十二組,一個組裏一共有三十二個符合報名要求的選手,也就是說如果要獲得名額至少要比五場!

袁寧第一場抽到一個叫李平的對手,對方正巧理了個平頭,相貌普普通通,一雙眼睛卻很有神。

袁寧禮貌地向李平問好,李平看了眼袁寧,沒有搭理,坐下了,端起杯水喝了一口。袁寧一愣,也沒在意。厲害的人通常都有點傲氣,很正常的!

比賽時間一到,袁寧專心下了起來。下著下著他漸漸摸清了李平的水平,發現李平比黎雁秋要差一些,他應對起來還算輕鬆!看來可以贏!袁寧在心裏想著,落子卻更為謹慎。

李平額頭上卻滲出了汗珠。也許是屋裏的暖氣太高了吧!李平抬手擦了擦汗,暗暗數了數,自己已經落後十五目半!

除非袁寧後麵出昏招,否則他幾乎沒有翻身的可能!可李平明顯感受到袁寧的下法比一開始更冷靜、更銳利了,全然沒有因為領先而鬆懈,讓他想挽回一點掩麵都找不到機會。

李平投子認輸。

李平是外地來的,領隊人一直在外麵看著呢,看見李平步步敗退,不由吃了一驚。李平是他們棋協挖出來的天才,平時在省裏比賽都是贏多輸少,幾乎沒有敗績,怎麼會輸給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娃娃?

那小娃娃有十六歲了嗎?

李平一出來,領隊人就上前詢問他是不是發揮失常。剛才一語不發的李平終於開口:“不是。”

領隊人想問更多,李平卻不說話了。剛才他絕對不是發揮失常,在和袁寧對局時他能明顯感受到自己與袁寧的差距。那少年棋路靈活多變,心態卻又謹慎小心,逼得他不得不一退再退,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李平坐到一旁,繼續回憶著剛才的棋局,思考自己該從哪裏開始反擊最恰當。

這時比賽場地門前突然一陣喧嘩,原來是一個驪國選手從裏麵出來了,有幾個小姑娘和帶著相機的記者圍了上去。那選手也是個少年,看上去比袁寧還要小一些,脖子上掛著的牌子寫著“崔俊賢”三個字。

幾個小姑娘都很激動,圍著崔俊賢嘰嘰喳喳地說著驪國話,吵得李平腦仁發疼。而隨行的兩個記者對著崔俊賢哢嚓哢嚓地拍照,然後采訪他比賽感想。崔俊賢頭發微微卷曲,打了個響指,小姑娘們就靜了下來。崔俊賢這才回答隨行記者的話。

回答的大意是第一戰非常輕鬆,對手完全沒有還手之力,接下來肯定也會非常輕鬆。能不能拿到名額?那還用說嗎?他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名額,他的目標是亞聯賽冠軍!本來他可以直接進決賽,但他還是來參加挑戰賽,就是為了能一路過關斬將,漂漂亮亮地從挑戰賽贏到決賽!

李平聽得額角直抽。這口氣也太大了吧?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半大小孩!

崔俊賢接受完采訪就去休息。

李平好奇之下去借了比賽錄像來看,發現崔俊賢確實挺厲害,怪不得才十幾歲就是專業九段!他對比了一下袁寧和崔俊賢的實力,發現兩個人應該不相上下。他們都才十五六歲啊!等長大了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李平第一次感覺到圍棋這條路的艱難。在省裏比賽時他一直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天才,如今到了亞聯挑戰賽才知道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

比賽陸續結束,開始第二輪,第一天隻比兩場,分別淘汰了兩批人,隻剩八個人可以進入下麵三輪比賽。李平本來該回去了,但他沒走,堅持到看完第二天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