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3)

春寒料峭, 正是萬物發生的季節。章修嚴的生日在三月三, 正巧碰上國際貿易交流會開幕, 袁寧和他一起加班以表慶祝。

袁寧又被抓了壯丁, 負責組織這次交流會的誌願者們。同時他還要負責其中一個展位, 展示華國的激光照排技術。沒辦法, 寒假他被甘老塞進來負責《陶瓷藝術》的排版, 結果項目組裏的人都沉迷技術不願露臉,隻能讓他來展示項目成果。

這其實並不是利用激光照排技術排版的第一本書,但“陶瓷”之於華國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 拿到這次交流會上展出實在再適合不過。袁寧把計算機連上投影,給對這項技術感興趣的與會者展示項目成果。

一個寒假的學習讓袁寧對這陌生又神奇的機器有了大致的了解,心裏對許多年前就提出電腦可能大麵積普及的張會長頗為欽佩。不管是大數據計算還是大批文字的處理, 電腦都十分便利, 四哥那邊還興起了“互聯網”,若是能大規模應用起來, 也許真的能做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

袁寧鎮定自若地應對著圍在展位前的人, 有些報社和出版社的負責人嗅出這項技術的突破性, 當場就在合作意向表裏填下了自己或者單位的名字。還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外行人則是被袁寧給吸引過來了。

陌生的技術、陌生的機器, 台上那麵容稚嫩的少年操作起來卻行雲流水般流暢, 甚至還能用外文流利地與外國友人交流。

現在的小孩都已經這麼了不得了嗎?

趙記者遠遠看見袁寧的展位, 拿起相機對著袁寧拍了兩張照片,一轉頭,碰見幾個拿著相機的同行。對方見趙記者望過來, 笑著和趙記者打招呼。正寒暄著, 其他人突然靜了下來。

趙記者沿著他們的目光看去,隻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領著外賓過來,不是章修嚴又是誰?當然,讓其他人震驚屏息的並不是章修嚴,而是他領過來的外賓——一個兩個都是了不得商政要員,新聞裏能看見的那種!

所有人都在安保線外有序地對著這一行人猛拍起來。趙記者也跟著拍了幾張,感覺即使是與這些了不起的人物走在一起,章修嚴也毫不遜色,那挺括的身姿、那矯健的腳步——還有那沉穩有度、不卑不亢的儀態,都讓人忍不住把目光停佇在他身上。

趙記者聽到不少人已經開始議論起章修嚴到底是什麼人了。

章修嚴並不在意周圍的目光,國內展區是他負責的,自然由他領著外賓過來。他已經繞著人走了一圈,遠遠見著了袁寧,章修嚴不打算避開,領著人便朝袁寧所在的展位走去。袁寧沒有離開展位,臉上含著笑意與章修嚴打招呼:“章部長。”

章修嚴讓袁寧給外賓講解項目技術。這批商政要員裏有一些是亞洲的,文化、文字與華國同出一脈,將來這項技術若是要對外輸出便是麵對這些國家。章修嚴知道項目組那邊野心很大,目標是占領整個華語市場。

袁寧看得出由章修嚴親自帶來的這批人分量有多重,不過他已經和其他人輪番講解大半天,沒有臨陣怯場的道理。他禮貌地用《陶瓷藝術》作為實例,結合精彩的陶瓷文化對技術進行展示。

即使外賓們都是身居高位、見識廣博的人,看著投影儀上放出的精彩內容,再聽著袁寧靈活的講解,都感覺自己正在享受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有從事文化行業的隨行者注意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都決定留下來看看能否引進。

在袁寧講解將要接近尾聲時,袁寧手邊多了一杯溫水。袁寧眼角餘光掃見章修嚴正立在一場,悄悄朝章修嚴笑了笑,接過溫水握在手裏,給講解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然後目送章修嚴把外賓們領向另一個方向。

安保線外有兩個被宣傳吸引而來的年輕人正停留在不遠處,看起來約莫都才二十二三歲。女孩麵龐清麗,一雙眼睛明亮又靈動,她好奇地湊到身邊的青年旁問:“維維你在拍什麼?”

“剛才那個領著外賓的人,”青年因為女孩的湊近而臉熱,即使已經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他還是有些害羞。青年說,“他和展位上那個孩子認識的,剛才他趁著那個孩子在解說去倒了杯水。”

女孩看向展位那邊,發現展位上的少年手上確實端著杯水,頓時有些驚奇:“真的啊!”

青年說:“上次在景陽湖邊我也看見他們了。他們當時應該就在為這次交流會做準備,騎著自行車在這附近觀察場地。”

女孩左看看右看看,越看越覺得眼熟。等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她終於確定那種熟悉感並不是錯覺。女孩說:“我過年的時候去給大爺爺拜年時見過這小孩呢!當時這小孩正在和大奶奶說話,大奶奶好像很喜歡他,也不知是誰家的孩子!”

青年知道女友家裏不簡單,猶豫了一下,看向展台上的少年:“這小孩看起來就很厲害。”因為他比較內向,所以非常羨慕這種開朗外向、麵對再大的場麵都能從容應對的人。

女孩見袁寧的展位前人少了,拉著青年過去和袁寧說話。

袁寧愣了一下,良好的記憶力讓他很快就想起眼前這女孩的身份。這女孩也是韓家的孩子,叫韓盈盈,不過是韓二爺的寶貝孫女,從小被寵著長大,但沒有被寵壞,性情很不錯,袁寧對她的印象還不錯。袁寧笑著向韓盈盈問好:“盈盈姐好。”

韓盈盈沒想到袁寧還記得自己,而且乖乖巧巧地喊自己一聲“盈盈姐”,頓時覺得自己多了個特別棒的弟弟。她熱情邀請:“你這邊快忙完了吧?要不我們請你吃飯。”

袁寧眨了一下眼,看向一旁的青年:“不會打擾到你們嗎?”

韓盈盈見袁寧眼底帶著促狹的笑,對他更加喜歡,挽著青年的手說:“當然不會!對了,他叫姓晏,單名一字維,我叫他維維,你可以叫他維維哥!”

袁寧從善如流:“維維哥。”

章修嚴晚上要陪吃陪喝,袁寧本想自己湊合一下,沒想到正巧碰上了韓盈盈。他沒拒絕韓盈盈兩人的邀約,和韓盈盈他們一塊到附近吃飯。韓盈盈活潑,晏維內斂,兩個人的性格倒是互補得很。吃飯時韓盈盈問起袁寧是不是認識章修嚴,袁寧沒隱瞞,含笑說:“他是我大哥。”

晏維想說“可是他姓章”,轉念一想覺得這必然有段故事,說不定還會觸及袁寧的傷心事,也就把話吞了回去。

袁寧一向敏銳得很,哪會察覺不了晏維想說什麼。他說:“我是小時候被收養的,當時沒改姓。”

袁寧這麼坦誠,韓盈盈和晏維都沒再多問,聊起了別的話題。一頓飯結束,袁寧還得回去整理白天的資料,早早和韓盈盈兩人分別。

袁寧回到家,想到章修嚴在外麵肯定吃不多,忙完正事之後立刻鑽進廚房,從靈泉那邊取出一些新鮮食材提前處理好。過幾天是驚蟄,最近天氣已經轉暖,偶爾天邊還會響起幾聲悶雷,小陽台的植物叢裏已經有小蟲子啾啾地叫。

這季節吃蓮子和銀耳都很不錯,接下來他們還得繼續忙,得煮點蓮子銀耳湯潤潤喉嚨。袁寧和蓮花們討了一朵青青的蓮蓬,摘出蓮子,殼一剝,露出白白胖胖、圓潤可愛的蓮子。銀耳也長得很好,一采就是雪白雪白的一簇,拿到眼前仔細一瞧,每一片都晶瑩漂亮,像是精雕細琢過的白水晶。

袁寧把蓮子和銀耳處理好,放下去燉湯。

接下來就是一些別的食材,排骨、牛腩、山藥、番茄、胡蘿卜等等,有些是人參寶寶們種的,有些則是平日裏袁寧見了好的,都放在泉眼那邊存著。泉眼那邊十分奇異,人參寶寶們種下的東西長得快,儲存在裏麵的東西卻腐爛非常慢,大概是因為裏麵可以低溫保存而且沒有太多微生物汙染。

章修嚴打開屋門,立刻聞到一陣香味從廚房裏飄出來。他心中一暖,換好鞋進屋,走向廚房,隻見袁寧在裏麵忙碌,細致地處理著每一樣食材。

聽到腳步聲,袁寧轉過頭看向章修嚴,說道:“我就知道大哥你大概會在這時候回來。要陪著外賓,大哥你肯定沒吃飽吧?”

章修嚴點點頭。這種場合他們基本沒辦法吃太多,比較好的是不必陪著喝酒。見廚房裏隻有香味沒有成品,章修嚴又問:“你沒吃?”

袁寧說:“遇上韓家一個表姐和她的男朋友,跟他們一起吃了。”

章修嚴這才放心。

袁寧說:“快好了,你洗個手幫忙端點東西出去。”他邊說邊把蒸過的山藥取出來去皮切條,“我做些金沙山藥,你等會兒端到對麵去,讓曲奶奶他們看戲曲時吃一點。”

章修嚴依言洗了手,便見袁寧把熟透的鹹蛋黃攤勻在鍋底,加上調料,再把剛才炸熟的山藥條也放進去,就著鹹蛋黃翻炒均勻。不一會兒,白白的山藥條染上了均勻的金黃,那蛋黃質量上乘,竟熱油一炸質感如綿綿細沙,怪不得要叫金沙山藥。

袁寧讓章修嚴去對麵送小吃,自己則把其他食物裝盤端出去擺好。等章修嚴回來了,他給章修嚴端上一碗長壽麵:“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