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1 / 2)

吃飯間, 袁寧得知了少年的名字。少年叫蘇赫, 意思是斧子, 父親不算是李家坳的人, 不過娶了李家坳的人就帶著一家老小在李家坳定居了。蘇赫父親是向導, 常年帶著人穿行沙漠, 回家的次數不多。

有一次蘇赫父親帶著一個科研團進沙漠, 竟再也沒回來過。後來他爺爺死在礦裏,母親和奶奶相繼病故,留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過日子。由於他們家的房子位置不好, 一次廢礦塌方時他們家房子沒了,他就在廢棄礦山裏尋了個寬敞的洞穴當房子,平時自個兒住在那裏, 餓了就抓點魚自己吃或者和村裏人換點米麵。

大約是因為蘇赫家裏人都沒了, 村裏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個“不祥之人”,明裏暗裏地躲著他。

隻有李村長平時會和他換魚。李村長歎了口氣:“是個可憐的孩子。”

袁寧記在心裏, 沒再多說什麼。吃過飯後, 其他人都還在消食, 天也沒全黑, 袁寧打電話托符愛軍幫忙給師弟師妹們訂好招待所的房間, 和濮滿他們說了一聲, 拎著白天剩下的糖果餅幹出門去,按照李村長的描述找到廢礦那邊“可以住人”的礦洞。

黃昏裏的廢棄礦山顯得很幽寂,偶爾才會有一兩隻飛禽撲騰著翅膀從山裏飛起來, 發出尖銳又悠長的叫聲。

天邊是被夕陽燙成金色的薄雲。袁寧看到礦洞前擋著的大石頭, 想了想,明白了,這應該是礦洞的“大門”。

袁寧站在石頭門外溫聲開口:“你好,我是袁寧,剛才我們一起吃過魚的。你在裏麵嗎?能不能給我開個門?”

擋在礦洞前的大石頭被人緩緩地推開了,一雙瘦削卻有力的手撐在巨大的橢圓形石頭上,穩穩地把它挪到一邊,緊接著一雙黑色的眼睛出現在袁寧眼前。少年帶著疑惑,喉嚨動了動,過了一會兒才擠出話來:“你有事嗎?”

袁寧和蘇赫這樣的少年打交道的經驗非常豐富,不管是小時候遇到的羅元良,還是後來在福利院看到的眾多小孩,或多或少都有著與蘇赫相似的特征。他們不善言辭,時刻帶著警惕,喜歡獨來獨往,害怕與人接觸,要把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得醞釀很久,知道它在舌頭上轉了十幾圈,才能勉強地把它說出口。

袁寧說:“白天給孩子們帶了點吃的,當時沒看到你,所以沒分給你。剛才聽李村長說你在這裏住,我就想過來看看。”他伸手拍了拍那巨大的石頭門,“這石頭真漂亮,你哪裏找來的?”

蘇赫聽到有人誇自己找的石頭,眼底多了一絲亮光:“山裏的,山裏什麼都有。”說完他又補了一句,“可惜現在它差不多被挖空了。”

袁寧說:“我能進你家坐坐嗎?”

蘇赫猶豫了一下,扶住石門,讓出一條路,讓袁寧走進裏麵。裏麵確實是個廢棄礦洞,不過打理得整整齊齊,蘇赫的動手能力挺不錯,把一些廢棄礦車、廢棄車道拆了,組裝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形狀有點怪異,但基本功能還是能滿足的。

雖然入口平時被石頭堵著,旁邊的“牆”上卻有幾個大大小小的小洞,可以讓光和空氣進來,讓礦洞裏不至於太悶。

論舒適,這礦洞肯定比不過普通房子。可一個孤零零的孩子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袁寧把帶來的糖果餅幹放下,喝了一口蘇赫倒來的水。水是沒燒熱的,但很清甜,袁寧一下子就嚐出它和普通水的不同,誇了一句:“這水很好喝。不過如果不是水質好的清泉水,平時喝水最好還是燒開了再喝,不然山裏蟲子多,你可能會把蟲卵喝進肚子裏。”

蘇赫點頭:“是泉水,從泉眼取的。”

袁寧知道蘇赫對他還有戒心,沒有再追問別的,而是這裏摸摸那裏碰碰,對蘇赫的動手能力大誇特誇。

蘇赫被誇得耳根有點紅。

這年紀的孩子,哪有不想被人誇上幾句的。

兩個人迅速熟稔起來,袁寧不由問起蘇赫為什麼不去念書。

蘇赫眼底的神采暗了暗,安靜了很久,才說:“我第一天去上學的時候,三爺爺就出了意外,撞了腿,差點開不了車。他們都說是我的問題,三爺爺對我們很好,我不想他出事,就不去了。”

袁寧聽了有點難過,抬手揉了揉蘇赫的腦袋。他說:“那隻是巧合而已。”他柔和地注視著蘇赫,緩聲說起自己當初的事,“我小時候也被這樣說過,後來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很好很好的人,他們沒有因為我出意外,日子還越過越好。”

見蘇赫目光變得專注,顯然想了解更多,袁寧和他說起了自己被袁波帶回家的事、自己被章家收養的事,說起自己這幾年來遇見的、看見的事。

所謂的“不祥之人”,有些是人雲亦雲的迷信,有些是某些人對自己軟弱無能的逃避,有些是某些人欺善怕惡的惡意。

蘇赫聽著袁寧娓娓地說完,整顆心好像也慢慢地亮了起來。他用力地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