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6 章(1 / 3)

章修嚴底子好, 恢複得最快, 其他人還在病房裏躺著, 他已經可以出院了。他們這一行人遇到意外的事並沒有傳開, 但昌滄上下都進入了高度緊張狀態, 從前試圖死抱著舊路子不放、不願讓外來人插手太多的人都把手縮了回去, 生怕這把火燒到了自己身上。

沒錯, 章修嚴平日裏平易近人,遇事親躬,能時常到下麵去和群眾打成一片。可那是章修嚴本人, 章修嚴背後代表著的可不止他自己,不管是章家、韓家、霍家還是虞家,或多或少都可以算作是他的依仗。

更何況他在最被看好的時候去了懷慶, 讓曾經是重工業基地、後來卻逐漸衰敗下去的懷慶起死回生, 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不管是他的能力還是他的這份覺悟,都足以入不少人的眼。

走到如今這一步, 關注著他的人可不止章家和韓家這些親近的家族。他已經脫離了家族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走到了更廣闊的高度。

這個時候有人敢對他下手, 不是找死是什麼?不等章家和韓家出手, 上頭已經下了令, 一定要全麵清整, 絕對不允許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昌滄這邊有反對的聲音,也被壓了下去——章修嚴到昌滄之後是怎麼為昌滄爭取和忙碌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他這次是下去做什麼的?他是下去組織救災工作的!人家好心地組織人手救援, 送糧送衣服兼救人, 你們是怎麼回報的?你們因為自己做的醜事被發現了,就想把人困到大雪之下活埋了!

幸虧那些村民沒喪心病狂到直接下殺手,否則就算償命都不夠!

不過連帶掀出的一切,也足以讓昌滄上下迎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變。

袁寧從來不是心軟的人。他當下就聯係了熟悉的媒體,從紙媒到電視台都找了一遍,大規模報道這些一部分人早已習以為常的“常態”。

這種“習以為常”是非常可怕的。

袁寧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習以為常。他親自做了一部分人的工作,讓她們出來講述她們的遭遇。有些事情越是藏著掖著不讓人知道,自己心中遭受的煎熬反而更大。領隊人回來之後就告訴袁寧,有一部分被拐賣的女人為了孩子不打算回家,有一部分家庭勸說丟失的女兒留在現在的家裏,隻有一小部分人享受到了重逢和團聚的喜悅。

這種令人無奈的情況是袁寧預料到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給願意站出來的人提供後路,讓她們沒有後顧之憂。哪怕家人不願意再接納她們,哪怕有的人站在道德製高點指責她們“拋棄孩子”,隻要她們願意離開、隻要她們願意重新站起來、隻要她們願意直起腰做回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當生育機器,那麼他就給她們幫助、給她們工作、給她們安穩無憂的後半生!

袁寧有底氣給這樣的承諾。也許他一個人做不到,但不是還有章修嚴嗎?

袁寧憋著一股氣,把昌滄這邊藏著的醃臢事都翻了個底朝天,一下子引發了全國上下的熱議。而袁寧緊接著扔出的援助計劃讓不少人都有了動作,竟在其他省份也掀出了一些相似的村子!

因為袁寧說了,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有什麼困難,隻要能夠提供線索,他都願意幫忙援救。這援救不僅包括把人救出來,還包括給被解救的女人和孩子安排工作或者讀書機會——總之隻要願意為自己爭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人的善惡往往隻在一念之間,若是周圍人都對罪惡視若無睹,身在其中的人也會漸漸習慣和麻木。可有時一次議論或者一次報道,都有可能喚起一些人的良知——讓他們去解救他們可能還是不會去,畢竟那得冒著被報複的危險。可若是隻需要匿名提供線索呢?

袁寧在章修嚴逐漸鋪開的通訊網裏設置了遍布全國的援助熱線。

因為在前期就有了不小的成效,這個完善的援助計劃得到了上麵的大力支持。

袁寧完成了一係列的布置,才終於出完了這口而已,和章修嚴分別,回了縣城那邊。天氣還是很冷,大夥的親戚也跑得差不多了,縣城裏冷清得很。袁寧回到單位,小夥子阿爾斯已經在忙活,拿著張抹布在擦窗子。

阿爾斯有著昌滄人高大的身材,高鼻廣目,一雙眼睛幽邃得很,看起來非常英俊。他見袁寧來了,馬上高興地笑了起來:“您回來了?還以為您要晚一些才到!”

袁寧看了眼窗上的冰花,也和阿爾斯一起收拾起辦公室來。郭勁秋讓位之後,袁寧也就成了這縣城裏的一把手,辦公室自然也騰了位置。不過他還是不喜歡一個人坐那麼大的辦公室,硬是點了幾個人過來陪坐,有什麼事都商量著來。

其他人陸陸續續來上班。

符愛軍叼著煙姍姍來遲,在門口把煙熄了,扔到垃圾桶,走進辦公室坐到袁寧旁邊的位置。他身上還是帶著初見時的頹唐,但做起事來已經積極多了,袁寧用他用得很順手,騰了辦公室之後把他也拎了過來。

符愛軍一坐下,袁寧就笑眯眯地拿著一疊文件走到他桌邊,一臉信任地把它們塞給符愛軍。

感受到周圍各種或羨慕或妒忌的目光,符愛軍心裏特別想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