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秦九思正遠遠的躲在亭邊的假山後默默的看著,生恐打擾了爺爺的雅興。
那老人就是秦彝,他走了一會,仰視飛簷,忽然用劍在紙上一筆一劃的寫起子來。秦彝文武兼資,最好臨摹前紀古賢的字帖,這醉翁亭的名字便是出自上個文明紀元一代文宗歐陽修先生所寫的醉翁亭記。別院的這醉翁亭三個大字便是秦彝用真氣禦劍所刻寫,三個大字熠熠生輝,便是在黑夜也照的一丈外猶如白晝一般。
秦九思順著他手指的筆畫瞧去,原來寫的是“羲之”兩字,跟著又寫“哀毒”兩字,最後又寫的是“羲之”。秦九思心中一動:“爺爺是在臨摹‘喪亂帖’。他幼時秦彝便把城主之位傳與了他父秦戰,秦戰所以自他幼年便忙於城中政事,所以他與父親待的時間恐怕還沒這個當爺爺的多。
故而他這些年耳濡目染對書法、劍術的見識感悟也有不弱的功底。
喪亂帖為抒發王羲之悲痛之情,故揮灑淋漓,流貫不羈。其中字跡潦草,時有滯頓的痕跡,由此可以看到王羲之書寫時的悲憤與鬱悶之情,這時他見爺爺以劍代筆連書“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這十四個字,一筆一劃之中充滿了拂鬱悲憤之氣,秦九思不由得大感好奇:明日便是爺爺壽辰,爺爺為何如此不開懷,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偷跑出去而擔心生氣,想到這時,他不免有些內疚,就在他剛要出去請罪時,爺爺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邊。
“思兒,我這一路書法如何?”
秦九思吃了一驚,隨後便釋然了,爺爺乃是元嬰境的強者已能溝通天地,推演萬物之始轉終,神遊太虛,渺渺大羅,指日可待,自己躲在柱後,爺爺雖不回頭,卻早知道了,當即走到亭前,看了看桌上的宣紙,隻見紙上霞光萬道,真氣流轉,字體挺勁,結體縱長,輕重緩疾極富變化,讚道:“爺爺書法造詣堪比二王。”
秦彝搖了搖頭說:“你這小鬼頭竟會哄我開心,二王雖是父子亦是當時書法大家,但筆法卻有所不同。王羲之筆法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字體飄若遊雲,矯苔驚蛇。而王獻之則另創新法,自創一格又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擅名。你拿我比作二王且不說爺爺沒有那個能耐,就說你比的這兩位就不妥。”
“是,我看爺爺是猶勝二王才對。爺爺您不是常說歐陽修雖為一代文宗但書法造詣比之齊名的其餘七位大家隻能屬末流嗎,想來這些書聖文宗都是有缺欠的,像爺爺您這等書法與文章兼顧的隻怕是少之又少。所以孫子才說您猶勝二王,這可不是妄言。”
“哈哈,照這麼說你爺爺是要和六一居士比書法,和王右軍比文章啦。行了,嘴這麼甜,你這點小心思我可是知道的很啊,別想了,一會兒你父親來責罰你,我可不為你求情。”說罷兩眼微閉,盤起腿自顧自的打起座來。“
“爺爺……”
他像一個做錯事情的小孩,低著頭,小聲說道:“爺爺對不起,思兒讓您擔心了。”說罷雙膝跪地,把頭埋在兩膝之間。
秦彝看了覺得好笑,笑笑說:“從小你做了錯事就喜歡來這一套,都這麼大了,以後可不能隨便給人下跪了。記住男兒膝下有黃金這句話。”
“嘻嘻,大丈夫跪天跪地跪父母不丟人,我秦九思還要加上一個,那就是爺爺。”
“你啊,哎,趕緊起來吧地上涼莫生了病。”秦彝臉上滿是關愛之色。其實此時的秦九思修行早已蛻凡,進入築基中期了,身體強健,已然是一位少年高手了,哪還會怕什麼外邪入侵。
“爺爺你不生我的氣了。”
“嗬嗬,看見你平安無事,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