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蠻山二十裏之外有一座名山,其名大周。
白衣居士李清蓮曾為此山寫詩讚道:蓮峰七二十,峰峰朝大周。醉中眠山上,夢裏見尋仙。
一時間讓這座道家名山更是廣為人知。
這大周山高約千丈,有蓮峰七十二座,主峰名之大周。除了風景秀麗外,在大周山上更是兩宮三觀一道台中的第一宮,飛雲宮的道統所在。
此時冬日的陽光下,大周山座座山脈雲煙繚繞著,清幽的氣氛裏,偶爾能聽見山上傳來的幾聲晨鍾罄鳴聲。在白茫茫的雲間,那一座座紅牆墨瓦的道觀若隱若現著,看上去說不出的仙氣凜然。
此時在主峰大周山上,一座氣勢恢弘的大殿裏,一個一身白袍的老道高居木椅之上,對著底下一個背著紅色扇子的藍袍弟子,沉聲道:“柳晉卿,你的夙敵已然來了。”
那叫柳晉卿的男子,看上去不過二十五六的年級。他麵沉如水,看不出有任何的表情。他聞言抬頭,一雙眸子裏無喜無悲,然後他慢慢轉身,背著一把火扇,向殿外走去。
那白袍老者看著他的背影,道:“雖然宮主不在,但你絕不可墮了飛雲宮的名頭。”他想了想,又開口道:“雖那人來自白家,但既然你修的是無情道,殺了也便殺了。”
柳晉卿的腳步停了停,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冬日的清晨,晨光點點,這個背著火扇的男子,站在那座虹橋邊,淡淡地看著腳下七十二蓮峰的霧海雲山,,不言,不語。
底下晨鍾一聲聲敲擊著,散落在整個山峰裏。
他看了一會兒,然後這才冷聲說了三個字。他看著七十二峰處的第一峰,那個直通山上的路,冷聲道:“白修冰。”
……
大周山離千山城不過五裏之地,又有李青蓮的讚譽,山上更是有著道家聖地飛雲宮。是以大周山從來都是香火鼎盛,每日來此朝拜的信徒更是駱驛不絕。
葉清歡看著山路上密密麻麻的信徒,抱怨道:“怎麼大家都是道觀,我們不意宗就那麼落破呢?別說信徒了,就是個連個路人也沒有。”
“啊,清歡,沒有人去,你和你師父在那裏,不就顯得很清淨嗎?”白修冰溫和地笑道。自從得知伯陽老道是李劍枝後,他便愈發的羨慕起葉清歡來。
能讓劍神悉心教誨,還是何等的福氣。
雖然李劍枝棄劍學道讓他有些失望,但當初他在道觀裏看到李劍枝那一劍後,又蒙他教了幾天,心裏更是堅定了他對劍道追求的決心。
葉清歡疑惑地看了眼白修冰,撇嘴道:“真不知道老道給你吃了什麼,你就知道念他的好。”
白修冰笑而不答,隻是跟在那些上山的信徒後,朝山上走去。
葉清歡哼了一聲,對著白修冰做了個鬼臉,跟在他的身後。
七十二蓮峰第一峰,山路平坦。一條山路由山下蔓延而上,直通山腰處的三千道觀。
葉清歡走在這平坦的山路上,看著兩邊的山景。不知怎麼,心裏就想起不意宗的《道》裏麵的一千一百四十九個字訣: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清晨微微的光芒落在這黑衣道袍的小孩身上,將梳著道髻的他,襯得愈發的清俊出塵。
四周的信徒眼見這身著黑色道服,腰佩酒葫的道童,都以為他是飛雲宮的門人。當下都微微的側身讓他走過去,心裏無不在讚歎,這飛雲宮果然不愧是神仙門第,連一個小小的道童都如此有出塵之姿。
這第一峰高約八百丈,葉清歡邊默念著道經,邊行走著,不覺間便是來到了大周山半腰處,飛雲宮的一個修煉廣場上。
這修煉廣場,是飛雲宮藍袍以下的弟子在此修煉的場所。每日清晨,幾千道士在此吞元納氣,到也算是番盛景。
曾經甚至有個一個本來毫無修為的信徒,每天來看飛雲宮弟子修行,如此幾十年後,風雨無阻,最後竟然有了四品道階的修為,一時被飛雲宮立為典型,天下廣為流傳。
此時冬日的陽光落在青磚鋪地的廣場上,很是溫暖。葉清歡跟在白修冰的身後站在廣場上,放眼看去,隻見廣場上多是些商販信徒,在買賣著香紙雲煙什麼的。而飛雲宮的門人,除了那幾個灰袍的中年道士在維持著秩序外,便再無一人了。
葉清歡跟隨老道日久,對於飛雲宮這道門聖地也有所耳聞。因此他在廣場上停留了會,試圖在這感應一下傳說中的天地元氣。
雖然葉清歡聽從老道的建議入了武道一途,但心裏到底是對不能吞元納氣梗梗於懷的。他在小蠻山,萬獸山,每日清晨起來打坐吐納,便就是想能夠感應到天地元氣,好修道的。
而自從他體內身懷佛法後,葉清歡想要修道的念頭,更加強烈起來。
葉清歡在這裏感應了一下,除了暖暖的陽光,微微的熏香外,他仍然連一絲元氣也沒有感應到。
葉清歡站在廣場上,看著那些萬千信徒炙熱的眼神,看著遠處的嫋嫋熏煙,不知怎麼,心裏就升起一種莫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