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士聽言又驚又喜,本來渾身疲憊不堪,此時也不知道從哪來了股力氣,個個跳將起來。王振忽地又一愣,說道:“對了,劉敘兄弟還在後麵,得去接應他來。”
李勇民當即說道:“兄長放心,我去接應他。”
“不必了!”那童子悠然說道:“那位好漢自有我門中人去接應,你們隻管先來就是。”
“哦……”王振等將士聽言心中都是驚駭,暗暗肯定,這人定是仙人,神機妙算。王振不禁出口道:“這位仙童想必也是修道之人,尊師已經得道了吧!如此神機妙算,當真是奇人……唔。”話音未落,因淋過大雨,寒氣入體,這一說話,傷口爆裂,鮮血又流出,一痛之下,王振險些沒站立住。
那童子不以為然,說道:“師父求道一生,未曾得道。這得道難道是容易的事麼?師父雖苦求道一生,然卻依舊放不下世間諸事,是故隻能聞道,卻未能得道。還有,好漢受傷即重,那該以養傷為先,不必多說了。”
王振摸著頭,暗自摸索童子所說的話,自己自討沒趣,尷尬的笑了一聲,也就不再說話。
眾人行了一時,來到一山洞外,見那洞口狹窄,隻容一人通過,眾人都暗自疑惑。李勇民問道:“小兄弟,你們怎麼在這居住?莫非洞內別有洞天,有世外桃源麼?”
那童子並不搭理,隻說了一聲:“跟我來罷!”說罷便隻身入洞。
“嘿!這小子真沒禮貌,還修道之人呢!”李勇民有些不滿的說道。
“行了,先進去吧!”王振拍了拍李勇民的肩膀,先走了進去。
“誒!兄長注意傷口。”李勇民也立即跟上,餘眾將士,自然而然的排成一排,依次走了進去。眾人扶摸這洞壁,行了一百二十步,眼見得光亮越來越大,再行六十餘步,眼見得裏麵果然是別有洞天,裏麵卻是一個花團錦簇的山穀,兩旁有兩條瀑布垂下,發出“嘩嘩”的聲響,正麵一座挺大的黑白相間的圓頂木屋,屋外紅花綠樹,交相掩映,後麵竹林圍繞排開,若是在空中看時,這地方以竹屋為中心,布置正是太極八卦。洞口離木屋足有七十二步遠,洞口處一條三十六步寬的河流,河流裏盡是白魚蝦米,但這條河卻是兩處瀑布交彙之處,在河流中形成不停的回流,正像是太極形狀;河流**行人的石頭擺布也是怪異,卻是太極圖的形狀。
一眾將士無不覺得新奇,一進入這洞天福地,隻覺清氣飄然,說不出來的舒爽自在,都覺得到了世外桃源之地,比那東晉傳說的桃花源更甚之。
這時隻見木屋裏走出一位老人,視其人,鬆形鶴骨,器宇不凡,正是那日王振等人在安生老店遇上的老者;身後還跟著三名童子。那老人來到河邊,見著王振,仔細端詳一陣,笑道:“嗯!果然相似,是故人之子。”
王振聽得言語,愣了愣,問道:“老先生,您可是與我父親認識?敢問高姓大名?”心中卻暗想:這老先生不會又和這童子一樣,說什麼既然不知道,不如不問吧?說罷傷口又一痛,心中極是不耐煩,不知哪來一股力氣,登時將箭拔下,鮮血直冒出來。李勇民大驚,急忙撕衣布,捂住王振傷口,止住血。
那老者哈哈大笑,笑道:“名字雖隻是個代號,但參與世俗,不得不用,好漢若是真想知道,喚我同源便可。”
“同源先生!多謝相救。能否先幫我兄長治傷?”李勇民急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