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2,冬至(1 / 2)

江南的冬天素來也是溫和的,比不得北方酷寒,也極少落雪。然而永樂七年的揚州城卻是例外。

這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民間一向有“冬至大如年”一說,家家戶戶都備辦飲食、祭祀完先祖後,都圍坐在家中,蒸米糕、團元宵,和和樂樂地團聚在一起過節。

這天天色從半晌就開始陰沉,空中彤雲密布,北風也打著旋兒直往人骨頭縫裏鑽。城西一棟大宅院的後門,兩個小廝嗬著手從車上搬下一隻雞籠,抬到後廚。一名身形富泰的管事娘子迎了過來:“來安、來順,這是買了幾隻雞回來?”

來順答道:“福嬸子,今天是冬至,家家都要喝碗雞湯不是?瞅這模樣這天怕是要落雪,雞市上的母雞更是搶手,一隻雞要一錢二分銀子呢!我和來安跑遍全城,才搶了這二十多隻老母雞來。這天冷的,可把我們倆凍得不行。”

福嬸罵道:“你這兩個遭砍頭的沒用東西!這二十幾隻雞夠什麼用的?夫人原來還有半個月才到日子生呢,誰曾想昨天夜裏就發動起來。這坐月子那一天不得一二十隻雞供著?這幾隻雞夠作什麼用的?趕明兒一早你們就給我套上車下鄉下去收去!收不夠不許回來!”

來安早從灶上舀了兩碗熱湯和來順喝著,順手從蒸籠裏拿出一塊現出籠的粉色梅花米團塞進嘴裏,嚼巴兩下,伸長脖子咽下了,詫異道:“夫人那麼個嫋嫋娜娜的美人兒,哪能有那麼大的肚量,能一天吃十幾隻雞?”

旁邊的一個穿著彈墨花綾襖、青綠色比甲的丫頭噗哧一笑:“看看這個沒見識的東西!那雞哪能那麼吃?一隻雞可用的不過是胸脯子上的那一點子肉罷了,熬一鍋湯還不得十幾隻雞?”

來安不禁乍舌:“我的媽呀!那這一天要多少銀子呀!“

福嬸撇嘴道:“哼!咱們孫家不說算得上是揚州首富,金山銀山也不是沒有!還怕吃不起這幾隻雞?你看那邊你花椒姐姐小灶上燉的,就是給夫人補氣的百年老參,一枝就要幾百兩銀子呢。但願夫人這胎是個小少爺,孫家的這萬貫家產好有人繼承不是?”

正說著話兒,後宅通向廚房的月洞門中一個穿著鑲兔羔毛銀紅比甲的大丫頭急匆匆跑進來,想是跑得太急,進門就扶著門框喘氣,耳邊的金鑲紅寶石白果墜子秋千般地晃蕩:“快,快!把老參湯給夫人送上去!”

福嬸看她的臉都急變色了,立馬手腳麻利地將參湯倒進一隻官窯冰紋荷花盅中,再仔細地放入套著棉套的細巧食盒裏,才打發一個丫頭送去:“蘇葉!你趕緊小心地送上去,可別誤了事兒!”

又拉住轉身要走的大丫頭:“絳紗姑娘,夫人情形怎麼樣了?”

絳紗眼淚在眼眶裏打著轉:“從昨晚到現在,夫人疼了一夜了。小公子就是沒動靜。夫人身子本身就不好,這會子眼見沒力氣了,剛才還昏厥過去一回。這要有個好歹,可怎麼辦才好?”說著,就嗚咽著哭起來。福嬸的眼眶也紅了,趕忙拍了絳紗一下:“傻丫頭!那裏就這麼到這個地步了!女人生孩子還不都是在鬼門關上打轉。咱夫人曆來為人樂善好施,慈悲憫下,從來隻做善事的,這樣的好人神佛都會庇佑的!”她抬手擦了擦眼眶:“快別哭了!沒得招晦氣。放心吧。夫人一定會平平安安的!”

轉眼就是黃昏了,天色已暗得看不見十來步以外的東西。門前簷下的氣死風燈籠早就掛上,一陣陣的雪粒子打得孫府正房門上的油綢麵棉簾沙沙直響。門簾不停地被掀開,穿梭般的丫頭婆子抬著一桶桶熱水進去,又捧著一盆盆血水出來,內房裏不時傳出陣陣**。

孫張仰坐在外廳的花梨木官帽椅上,赭色折紙紋綢麵羔皮袍的袖子被雙拳緊緊地握住,被手心裏的汗渥得濕潮希皺也不覺得。聽著愛妻漸漸無力的**,心急如焚。幾次欲衝進房內,被守在門口的老嬤嬤老實不客氣地趕了回來。旁邊一個四五歲,穿著一身玫紅織金錦襖褲、粉妝玉琢般的小女孩開口問道:“爹爹,娘還要多久才能生下小弟弟?”孫張仰心疼地抱起她:“沾衣乖乖,娘再加把力氣就好了。沾衣該餓了吧?先讓嬤嬤給你拿些吃的來,好不好?”

“沾衣要等爹爹和娘一起吃。”

正說著,聽得“哇哇”一聲兒啼,裏屋傳出一陣歡呼:“生了!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