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從能邁開腿後最愛去的地方是孫張仰的書房,有人的時候她就抓著毛筆亂畫一通,沒人的時候她就如饑似渴地翻閱藏書,好對這個世界了解的更清晰。趁沒人的時候她翻遍了曆代史書,還好,曆朝曆代倒還是和她在二十世紀所學的一樣。但是她好容易找著了一本《國史》,卻是隻記錄了本朝太祖一朝,最近這幾年的卻沒有。青黛不禁有些沮喪。
好不容易,她豎著耳朵聽老爹和母親偶爾說的幾句話中聽到,這個時空也出現了“靖難之役”,隻不過老爹語焉不詳,青黛隻是覺得似乎和她所知的靖難之役有些變化,但是老爹一不是官場中人,接觸不了太多的內幕,二來也不會和內宅婦人多說這些朝堂大事,所以青黛所知非常有限。
好在有一天一位客人來訪,恰好青黛正坐在老爹的花梨大書案上鬼畫符,老爹和那位客人因她年小,說話也沒有避忌著她,倒讓她聽了個滿耳朵。
果真,曆史從這兒起開始有了些細微的不同。十幾年前的靖難之役雖然結果是和曆史軌跡一樣,始因卻是有了微妙的變化。在這個世界裏,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三年就以皇太孫朱允炆體弱多病為由將之廢立,轉立強勢的燕王朱棣為太子。結果朱允炆卻趁朱棣奉旨巡邊之時起兵造反,太祖暴死,靖難之役由此開始。在這裏,正反角恰巧顛倒了個兒,朱允炆雖說依然改不了失敗的命運,卻是連大義的名分都沒有了,完全蛻變成了個反臣逆黨之流。
曆史似乎在這裏打了個彎,青黛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受到時空亂流的影響。既然已發生的曆史都有了變化,未發生的就更不知道會如何變化。青黛也就歇了依靠自己的“先知”做個指點江山的半仙的想法,萬一抱錯了大腿死的可不是她一個。還是安安生生做個富家翁,反正家裏不差錢,再不差閑,長大以後滿世界溜達溜達,嗯,這樣的小日子過得該有多美。青黛想著想著美得“咯咯”笑出聲來。
家人開始發現在書房裏畫得花貓般的青黛時都可笑,以為她不過是一時發現的新鮮玩意,待到後來發現她經常能在書房一待半天,一個人也玩得津津有味時,都覺得不可思議。看她乖乖的又不淘神,就由她去了。
青黛本打算做個乖乖的富家女,悠遊自在地混完這輩子,想來老爹的財產怎麼也夠她姐妹二人自在地花上幾輩子了。何苦還去勞神費力,做隻安靜的米蟲就成了青黛最幸福的理想了。
然而世上的事大都是得不到的才會想,既然是理想,往往就是和現實有一番差距的,能實現的,不多。所以還沒等青黛把她米蟲的幸福生活計劃好,接連的兩件事情就打破了她的夢想。
這一日已進了臘月了,孫府上上下下都忙著打掃庭除,備辦祭禮年貨。
孫張仰正在外書房中和一群大管事們對賬,門上的管事急匆匆地掀簾子進來稟道:“老爺,姑太太回來了。”
孫張仰沒聽清,隨口打發到:“姑太太家來人送節禮了?讓來福出去好生接著。”
門上管事急道:“不是送節禮的!是姑太太帶著表小姐一起回來的!”
孫張仰吃了一驚:“姑媽親自來了?”
這大臘月的,哪有回娘家的?然而此時也顧不得了,孫張仰匆忙吩咐道:“夫人那裏去報信了沒有?趕快讓她帶著兩位小姐出來迎接!”說著急忙整整衣冠匆匆迎出門去。
不怪孫張仰這麼鄭重其事,隻因這位姑太太林孫氏是他唯一嫡親的姑媽。當年十裏紅妝地嫁給了揚州同知的小兒子,當真算得上是高嫁了,哪位林家姑爺又讀書爭氣,早早地考中了同進士,雖說”同進士、如夫人”不太好聽,到底也是正途出身了。林家上上下下地使錢,給他謀了個湖廣魚米之地的縣丞,林姑媽也就隨著他不遠千裏上任去了。
這林家姑爺到底是少年進士,年少自然就少不了風流。意氣風發,風流倜儻,一身風流是滿得快要溢出來。這些年來紅顏知己、小妾通房、青樓粉頭……竟然是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娶一個;家裏滿院子的美人兒,還有成群的庶子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