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44,安排(1 / 2)

當日安南之陳氏遺族與安南百姓俱都對胡氏父子之逆行深懷不滿,我大軍一至,當即從者如潮,永樂五年,我軍滅胡氏偽逆,將胡氏父子押返金陵。因陳朝宗室為胡氏殺戮殆盡,無可繼位者,故收安南為我朝領土,設置交址都指揮使司、交址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將之直接管轄。

然我朝天威猶不能服安南久叛之心。永樂四年,我大軍剛剛班師回朝,就有簡定、鄧悉、阮帥等人再起兵叛亂。攻擊盤灘、鹹子關,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蠻、上洪、大堂、應平、石室等地安南民眾紛紛響應,我朝駐軍鎮壓不力,致使叛亂不斷蔓延。簡定起兵後,自稱日南王,後為招攬人心,又立所謂陳氏後人陳季擴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

此次我皇調發雲南、貴州、四川都指揮使司和成都三護衛軍共四萬人,由沐晟領征夷將軍印,再征安南,不料這次戰局卻非常不利。十二月,沐晟在生厥江與安南叛軍激戰,因輕敵遭到慘敗,參讚軍務的兵部尚書劉俊突圍不成,自經而死,交趾都司呂毅、參政劉顯等人皆戰死,安南形勢大亂。

永樂六年,我皇又招張輔再入安南平叛,張輔胸有成竹,對安南局勢洞如觀火,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率大軍進至慈廉州,破喝門江,克廣威州孔目柵,在鹹子關擊敗安南軍。安南亂軍聚集戰船六百餘艘,退保江東南岸。張輔率領部將陳旭等以水師進攻,乘風縱火,大破其眾,擒其將帥二百餘人。追至太平海口,安南將阮景異又以戰船三百艘迎戰,複為明軍所破。11月,張輔乘大勝餘威,派指揮朱榮、蔡福等率步騎兵先進,自率舟師為後繼,自黃江至神投海,會師於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屢敗叛軍,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凶簡定,連同他的黨羽一起送往京師,次年1月,張輔又削平其它各處變亂,斬首數千人,並築成京觀以鎮服安南民眾。

然此時我軍在北征本失雅裏時卻遇蒙古軍襲擊,淇國公丘福、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遠皆陣役。我皇大驚,見安南已平,遂召張輔回朝北征蒙古。

然張輔一班師,都督黃中為人驕橫,在安南橫征暴斂,激起民變,安南又反。今年春上,英國公張輔奉命第三次征討安南。”

寒櫟邊聽蔣師爺解說占城、安南局勢,邊對照著輿圖細細察看。一邊皺眉苦思。半晌才吩咐蔣師爺:“謝謝蔣先生為我解惑,我對安南之戰有些想法,想去金陵與舅公商議,請先生安排。”

這蔣先生是老國公的心腹之一,自是知曉寒櫟的身份的,故此對寒櫟深為尊敬,此時彎腰拱手道:“不敢當少爺謝,這本是蔣某份內之事。寒櫟少爺且稍待,某這就去令人傳信。”

寒櫟點頭道謝:“好,我還需一些人,還有些物品,請先生盡量為我找來。”他給了蔣先生一份事先寫好的單子,蔣先生看了微微有些色變,但仍是恭敬應了:“三日之內,人與物品必會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