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74,波及2(1 / 2)

於是永樂十九年歲末,就伴隨著一場最大範圍的桃色新聞結束了。本來這男女私情看開了也不過是人之常情,隻是這男女都是素有才名的才子佳人,倒也是天生一對,但是沒有媒妁之言,兩人便卿卿我我,私定終身,私下裏沒有實據也不過就是些風流勾當;然而攤開在了明麵上便是不容於世。更何況這顧公子還有定了親的未婚妻,還在外麵與其他女人勾勾搭搭,更惹人唾棄了。那邱小姐也不是什麼好貨,仗著自己家世就明目張膽地搶人未婚夫,還腦殘地寫信來示威,這下子可好,自己的名聲一下子臭大街了不是?

本來這件事不過是樁風流罪過,大不了邱珍珠帶累的淇國公府名聲臭一些,經過這事過了明路,顧侍郎家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娶她邱珍珠回家。但是肅國公府是幹什麼吃的啊,沾衣可是海家的寶貝,哪裏能讓她邱珍珠這麼欺負?

於是在肅國公出其不意地遞上一本折子,彈劾淇國公府諸多不法事,更有跟風的,竟然出首當年淇國公邱福私自鑄造錢幣、兵械,聖上大怒,下旨令紀綱速查。

金陵的太極殿裏,皇太子笑得別提多舒心了,與身旁站著的太子妃道:“沒想到小小的一封書信,竟然牽出了這條大魚來。這邱福雖死,父皇卻一直顧念著與他微時的情誼,對邱家一直另眼相看。他們這些年一直抱著老二的大腿,還寄望著再來一次靖難之變呢。我幾次想滅了他,卻顧忌著父皇不敢動手。這下好了,父皇自己要他家死,事後須做不到我頭上來。”他回過頭吩咐身後的心腹內監:“送信給紀綱,著他順水推舟,能牽連上老二最好,不過不必勉強了,別招得父皇疑心。”

不過旬日的功夫,紀綱的證據就擺到了皇帝的案頭,這次何止是邱家一家,包括廣西總兵肖振禮、中軍左都督薛明等牽連十數人的謀逆大案浮出水麵。據說後頭影影綽綽的還有更大的魚,卻是紀綱吞吞吐吐就是不敢吐實。

皇上大怒,逼視紀綱道:“莫非你也投靠了他?這就開始欺瞞朕了?”

紀綱大駭,連忙跪下叩首,碰地有聲:“聖上!奴才不敢!隻是奴才確實沒有實據能證明那人參與了這起謀逆。如若奴才胡說,豈不是任性汙蔑皇子?請聖上聖裁。”

皇帝大怒,一腳將紀綱踢個跟頭:“沒有實據?這麼說來那逆子確實參與了!你素來與他交好,這朕是知道的,所以你才這般千方百計地幫他遮掩!罷了,既然你說沒有實據,那麼這次就不提他了,單隻這些,”他在紀綱送上的名單上提筆勾了一下:“著刑部辦理,禦史台督辦。”

第二日傳出諭旨,淇國公邱拓、廣西總兵肖振禮、中軍左都督薛明等謀逆,斬。著金明衛抄家、族滅。

然後沒過多久,就以皇子朱高煦既已封藩,不宜再在京城長居,著即刻遷往封地。聽說漢王大怒,在禦書房內與皇帝大吵,問道:“兒臣無罪!何以見遣?”又抱著皇上的大腿痛哭,說自己上被冤枉的,最後哭泣道:“父皇知道兒臣的脾氣,最是直爽不過,若是讓兒圈在那個小城裏,兒臣怕是要憋屈死了,若真是要讓兒臣走,兒臣甘願去北邊口戍邊好了,閑時殺上幾個蒙古人也好解解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