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歎了口氣道:“這滿京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的家裏的人,哪一個都得記得住,生日、壽辰、紅白喜事,事事不能落下。顧琮有是個隻專心讀書的,你妹妹又小,還不是我一個人苦苦支撐?這一年裏兩場國喪,我作為命婦,還得跟著去哭靈、隨祭,一來一回足足鬧了有兩個月,吃吃不好,睡睡不成,可不就熬得坐下了病不是?你伯父昨日跟我說,讓你來幫著管幾日的家務,我心裏直嗔著他不通情理,這哪有未過門的兒媳婦到婆家管事的?讓人聽了還不笑掉大牙麼?還是你妹妹出了個主意,不說你來管家,隻說你來服侍我的病,如此一來,說出去了,知道的人還說你賢惠、孝順,還好聽,你看這樣可好?”
沾衣含羞笑道:“伯母思慮自是周全的,沾衣本來就是來伺疾的,這本是我的本分。”
史氏見她答應了,心中才放下心來,欣慰地拍拍沾衣的手道:“我就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不是那般調三窩四的攪家精。就這樣吧,武嫂子,你去安排一下,讓沾衣就住在我的東跨院,左右你伯父都是在外書房歇的,這內院裏就咱們娘兒們幾個,你住我旁邊,照料起來也方便些。”
沾衣自是不無不應,低頭應是了。心中還為史氏難得的對她和顏悅色而感到高興。不無雀躍地打起精神想好好表現一番,好博了未來婆婆的歡心。
她見顧寶嬰一直不言語,便從春淺手中接過一隻匣子,遞給顧寶嬰道:“幾月不見,妹妹出落得越發出眾了,我這裏有一段衣料,乃是江南謝神針親手所繡的,大概裁成了衣服除了妹妹是誰也不配上穿的,妹妹看看可還喜歡?”
聽得謝神針的名聲,那顧寶嬰一貫清冷的麵容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好奇來,卻是不自己接過來,揮揮手令身後的小丫頭接過錦匣打開,取出一方衣料來。
這方衣料甫一打開,立時便如一片燦燦的彩霞落入屋中,光華爍燦,不可方物。除了孫家主仆三人外,房中的眾人都不禁讚歎出聲。仔細看來,那方錦緞乃是淡金色,卻用五彩絲線繡了幅百花爭榮圖,果然不愧神針之名,配色清雅,針法細膩,栩栩如生。
即便矜持如顧寶嬰,見了這段衣料也不禁笑開了顏,拿過來不住地在身上比量,思量著該裁什麼衣裳的好。
史氏這才真的笑開了心,對沾衣道:“我兒,難得你有心,你做嫂子的,能這麼疼愛小姑才是正理。”
沾衣得了史氏的誇獎,隻有些受寵若驚,又拿過穀雨手中的一隻小些的紫檀匣子遞給顧寶嬰道:“這是年前我母親令人給我穿的一套頭麵,我看著別致了些,就給妹妹留著了,今日正好一起給妹妹送了來。”
顧寶嬰聽見了,放下手中的衣料,從匣子中拿起看時,原來是一套珍珠頭麵,難得的是一色粉紅的珠子,雖不甚大,但是粉色的珠子本就少見,能湊得齊這套頭麵卻就十分不容易了。這套頭麵穿成了六朵蓮花、一支大鳳、兩支小鳳,俱都十分精致,雖在明亮的光線下,仍舊發出淡淡的珠光來,顯見珠子的成色是十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