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嘴角的微笑更加深了一分。這個翰林院修撰並沒有什麼,在翰林院中一抓一把,每三年就有一個狀元,若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讓皇帝注意,在翰林院裏苦熬一輩子亦不過就是如此了。然而一兼翰林院侍講,便大大不同了。這翰林院侍講的職責可是
為皇帝或太子講學,講論文史以備君王顧問。的的確確的皇帝的近臣,多數朝中重臣都出身於翰林院侍講,是可以影響皇帝決策的重要人物。
青黛微笑,這才是她謀劃的結果。寒柏,不負她所期望。
果然,朱瞻基對李玉霆越來越欣賞,經常對青黛談起這個人才:“他少年即中舉,中舉後卻不曾立即參加會試,而是秉承‘讀萬卷書、亦行萬裏路’、‘知行合一’之念,這些年裏,走遍大河山川,見遍世間百態,才能有如此之心胸!寒兒,此人的確有大才!而且他為人豁達通便、又堅實可靠,曆練曆練便是一良相之材!”
青黛笑道:“能得您這番誇獎的人可不多!但願他能善始善終,方能不愧於陛下此番誇獎!”
李玉霆以一種破空而出的姿態耀眼於宣德年間的朝野間。他的才華得到了朝廷君臣一致的承認。皇帝越來越欣賞他,常常讓他隨侍身邊,朝政大事也經常詢問他的意見,李玉霆成了一個不是閣臣的“閣臣”,可以說,他對皇帝的影響力已經隱隱有和幾位閣老差相仿佛的程度。皇帝還讓他去國子監講學,要知道,這可是隻有積年大儒、名傳天下的賢者才能站立的講台。而李玉霆,不過區區弱冠,便在這裏開課授講。
他的講學,不講孔孟,也不講老莊,而是別開生麵,另辟蹊徑,說的是“格物致知”,注重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出的理性知識。十分注重原理實驗。他開始推講一門名曰《物理》的學科,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實驗,來證明一些世人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原理,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每當他來國子監授課的時候,國子監都擠滿了人,放在後世看來,就是狂熱的追星啊!他講的東西,和世人千百年來所知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給人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故此所有求知欲強的人都要不遠千裏也要來聽他的講課,也有守舊的酸儒罵他是妖言惑眾,但是架不住他又實實在在的實驗證明在那兒,結果任何人都無法反駁,更兼皇上還是他的忠實粉絲,時不時地親自駕臨國子監聽他的講課,那些反對的人隻好暫時偃旗息鼓了。
李玉霆的實驗迅速在全國風靡,什麼杠杆啊、滑輪啊、密度啊,都成為了宣德年間最熱的詞。
這一天,李玉霆要講的《光的折射》,他首先拿出了幾樣東西:幾片玻璃,幾麵鍍了水銀的西洋玻璃鏡、一根兒臂粗的牛油蠟燭和一塊紅綢。他先講了光線的原理,一如既往地再用實驗來證明。
當一束紅色的光芒衝天而出的時候,教室內外頓時響起了一片驚呼聲。除了講課的李玉霆,沒有人注意到了台上高坐著的皇帝陛下瞬間變得黑沉沉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