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5章 216,合離(1 / 2)

郭秀兒指著顧廣益道:“民婦告這個人麵獸心的禽獸!永樂二十年青州大旱,餓殍無數。朝廷發放賑濟糧食救濟災民,被這個人麵獸心的東西暗中偷換,將砂石等物充當糧食發放,致使災民雪上加霜,他將換來的糧食囑咐民女當家的樊大郎再以高價出售,賺取百姓的賣命錢!一石糧食他竟然抬高到三兩銀子!有多少百姓為了一口活命的糧食賣兒賣女!他賺夠了黑心錢後,又怕我當家的泄露他的底細,將我當家的馬上做了機關,使我當家的從馬上跌下來,當場跌死。隻是他不知道我當家的早就囑咐我秘密藏起這本賬簿!若是他出了事就立即帶著兒子遠走高飛,待到兒子長大成人後才許民婦為他報仇伸冤!”

青州大旱,是朝中所有人都記憶猶新的事,那年山東接連兩年幹旱少雨,以致造成了大麵積的旱災,朝廷雖然多番賑濟,但仍收效甚微,逃荒他鄉的不計其數,餓死當地的更是不計其數。以致後來以山東青州為首的白蓮教大興,連綿多年才被朝廷絞殺完畢。

皇上猶記得當年,禦史上奏齊王貪墨賑濟災糧時祖父憤怒的情形。他還記得恍惚那篇上奏齊王暴虐貪墨的折子就是顧廣益寫的!好一個賊喊捉賊啊!好一個瘋狂的顧廣益!他竟然敢膽大包天,窺探到了當時皇帝想要削藩的心思,而借機栽贓給朝廷親王!

皇帝不得不佩服顧廣益的瘋狂和膽大,但是他想到顧廣益為了名利竊取孫家的種子為己有,再獻糧求名的做法,頓時對郭秀兒告狀的事信了幾分。這為名為利不擇手段,確實是顧廣益這種偽君子能做出來的事。

他接過賬簿,翻看一下,隻從見上麵詳細記載著從官府糧倉何時趁夜拉出多少糧食、從糧倉裏拉糧食每一次都有顧廣益親筆簽的批條!這些批條事後當然被顧廣益毀去了,他卻不知毀去的隻是樊大郎偽造的副本,真跡都在這裏!每一張上不僅有顧廣益的親筆簽批,還有倉場守衛的花押。賬簿上還詳細記錄了每批糧食賣了多少銀子,何時何地給顧廣益送去多少等等。

隻看這本賬簿,便是鐵證如山了,皇上冷笑著看了一眼跪在那裏的顧廣益,將賬簿交給大理寺卿,開口道:“樊郭氏所告一案,交由大理寺、禦史台會同刑部一同審理,審理結果隨時報朕知曉。”

其實皇帝心中也明白顧廣益一案多半又是青黛的手筆,若非那麼巧,怎麼前腳胡善祥退位,後腳就有人來告顧廣益?這個時機選得太準了,若不青黛給孫沾衣報仇才見鬼了!

不過報仇的前提是顧廣益確實有鬼。自那次知道是顧家搶了青黛的番薯玉米種子後,皇帝就對顧廣益膩味得不行,明知道他是個偽君子還有苦說不出,實在憋得皇帝心裏難受。這下可好了,終於可以將這個偽君子的那張麵皮給撕下來了,皇帝也是人,天天同這樣的人敷衍也覺得很無味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