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聖子尋思多計較,紅雲洪荒始遭殃(1 / 2)

上回聞說眾修士紛紛離開紫霄宮。但見隻餘聖師七弟子和後土端坐於蒲團之上。當然,洪荒修士臨行前,濟羽自會與他們告別一番,他深知多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敵人,不成朋友,最好也別做敵人。惟獨三清自視甚高,未曾與眾人告別。本來他們就看不起天下修士,更何況現在他們知道自己會成聖了,那些螻蟻不理也罷。

八人皆默坐於蒲團之上,卻為以後各自尋思著對策。

濟羽心裏算計著,前世他就聽說三清自詡清高,容不下別人,視自己為盤古正宗,那日一見知道相差不遠。濟羽熟知老子和原始將會與通天“分家”,到封神之時更是拔劍相向,使得截教一脈名存實亡。而老子以後為人教教主,原始建闡教,免不了要動幹戈。至於截教,想那以後隻剩大貓小貓兩三隻,通天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或可一交。濟羽雖然分析的不錯,可他現在畢竟未成聖,怎會知曉天機?

對於西方二人接引與準提,濟羽剛剛惡了他們,以後難免要做過一場。至於後土,鴻鈞雖言她可成聖,但又加了個“未有期”,怕需多有計較方可。不然要到無量量劫之後成聖,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說濟羽心裏思量著,其他人也沒閑著。對於三清來說,雖然他們自詡為盤古正宗,但洪荒大人物他們還是認識的。但他們對於這個便宜四師弟,卻知之甚少;而且此人一來就入得老師門下,還在紫霄宮中“撒野”,他們不得不為以後計較一番。通天此時思量著,他自己雖貴為三清,但一直不得老子與原始之喜,對他多有排擠,免不了以後要各奔東西。對於濟羽,他卻思量著若能結交就結交,起碼不能與他為敵。濟羽與通天倆人都有此想法,免不了以後要互相合計一番。

而老子與原始剛好相反,他們雖為大、二師兄,但對於他們有潛在威脅之人,他二人自不會放過。或許以後可以從後土下手,倆人同時心道。

濟羽與三清此時都未算計女媧,因他們都知道女媧雖為妖族,但不愛多管閑事,眾人自會忽略她。不為聖人怎能知曉天機,這就顯得他們的不足了。

對於西方二人,三清雖說不上恨之入骨,但絕對是要除之而後快的。算計他們自不必多說。

接引與準提自是知道三清不喜他們,皆因他們整天念叨著“阿彌陀佛”,其道義更是與盤古正宗相去甚遠,三清喜他們才怪。而剛剛四師兄又為了後土惡了他們,恐怕以後的路很難走了,倆人也自心道。這更加深了他們快點修成聖人的決心,好以後各個擊破。

女媧雖為妖族,但她與其兄長伏羲一樣,誌在向道,一心隻為成那混元聖人,俯視眾生螻蟻,自不會在成聖之前與他人為惡,免得沾染因果。

後土自濟羽揮袖給她那團綠光之後,驚喜的發現那竟是盤古元神!對這個便宜師兄三番相助感激不盡,自當以後回助於他,故坐在那修煉那團元神不題。

卻說八人自思自量各事。但觀紅雲得那團紫氣之後就與鎮元子急速向五壯觀趕去,速度可謂提了又提,暫且不表。

話說盤古開天之後,清氣上升,濁氣下沉。濁氣雖下沉為地,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聚集在一叫做幽冥血海的地方。洪荒大陸這些年來殺戮不斷,人死後元神飄蕩,卻也有大部分聚到了這幽冥血海,不久就使得這幽冥血海產生了一新生命。此人倒也不凡,剛出身時就有先天靈寶與之一起誕生,分別是那元屠、阿鼻二劍。此二劍也是那地濁之氣與天地元神相融所化,端的不凡。

且說那新生命誕生後不久即化為一道人,自號冥河。冥河平常多在幽冥血海之中修煉,此番卻是因為鴻鈞講道才出了血海,卻也入了紫霄宮聽道,也是非同一般。

不過冥河此人陰險無比,做事也有算計,對聖位自然有覬覦之心。但鴻鈞已經親點八聖,他自然不會找那八人麻煩。但是紅雲無故得到“鴻蒙紫氣”,冥河自然不會放過爭那一線生機的機會。因此,他自出了紫霄宮就向紅雲追去。

卻說天地間有一神鳥,名大鵬,化人形後自號鯤鵬。鯤鵬善於飛行,速度可謂聖人之下第一。怎見得?後人有詩為證:大鵬一日同飛起,摶扶搖直上九萬裏。其展一翼為九萬裏,雙翅同行自是十八萬千裏,速度自然非同一般。他也覬覦那一線生機,出了紫霄宮後也徑自向紅雲追去。

鎮元子與紅雲急速向五壯觀趕去。倆人雖然速度提了又提,奈何離五壯觀還是甚遠。此時紅雲心裏一陣顫動,知道將有危機,卻不想連累結義大哥鎮元子,故作輕鬆說道:“大哥,你且先拿著老師予我的‘鴻蒙紫氣’回五壯觀去,我還有點事要辦,隨後就到。”